20240131《“通补同调”防衰益寿》节目笔记.docx

20240131《“通补同调”防衰益寿》节目笔记.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1.31《“通补同调”防衰益寿》节目笔记

心脏

“聚诸香之气而成”的千年古方,如何帮众多心病患者延续生命呢?我们身体上的一个常见小症状,背后竟暗藏心脏危机!

护心就用这一杯茶、三组穴,通调五脏还防衰益寿,一学就会!

北京卫视养生堂

在冬季这个寒冷的季节,心脏病的突发事件比其他季节要多出两三倍,是我们的心脏接受考验的一个季节。很多叔叔阿姨在后台也留言,不知道冬季该注意什么才能养护心脏。

今天,豆沙请教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刘馨雁主任,她告诉我,有时身体上的一些小症状,看起来无关心脏,却也可能是被心脏问题找上门了!

01

腹痛背后的心脏危机

冬季干万要小心

这还得给大家从一个特殊的千年温开古方讲起,《本经逢原》记载,这个千年温开古方是“聚诸香之气而成”的,还能“透诸窍脏,辟一切不正之气”

这个千年古方,是临床上心血管的救命药,能防治一种腹痛背后的“心病危机”。而且这种心病更多发生在极端天气,例如三伏天以及现在的大寒天气。

怎么我们平日里常见的肚子疼竟然也和心病有关呢?该如何提前预防?接下来就听豆沙给您详细讲讲。

02

这几种心腹冷痛

婺惕是心病前兆

有临床研究表明,人在56岁以后,每过一年,心脏输出的能力就下降1%。

如果在这个衰老的过程中,再撞上心血管疾病,可就得小心了!因为它发病时会牵连到心肺脾肾,轻则腹痛、怕冷、手指末梢青紫,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

01心病前兆:心腹冷痛

我们今天提到的这种可能预示着心病危机的腹痛,在中医里叫做心腹冷痛。

大家都知道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正常情况下,肾和脾的阳气温煦全身,肺气统调全身的气血。

如果脾肾阳虚到了一定的程度,水湿难以排出,就会在体内停聚为痰饮之邪,阻碍气血运行,最后造成的就是心血管疾病。

02心腹冷痛的类型

如果您身上出现了以下四种腹痛,就得警惕腹痛背后的心病危机了:

◎又痛又胀:痰凝气滞,如果有血瘀还会有刺痛感。

◎只痛不胀:如果是气虚或者阳虚导致的,按着会有所缓解;如果越按越疼,是实证的表现,痰饮可能源于食滞。

◎隐隐作痛:以虚证为主,按着、热敷会有所缓解。

◎又胀又痛以腹胀为主:气滞,不喜按压。

而上述的几种心腹冷痛,都需要理气化痰,以补虚、化瘀为主。

因此,豆沙提醒各位叔叔阿姨,如果您身上出现了这些腹痛,同时还伴随着怕冷、腹泻和腰膝酸软等症状,就得关注一下自己的心脏了。

因为这些症状都是寒凝血脉、痰迷心窍的前兆,如果不及时防治,很有可能诱发冠心病等严重后果。

03

一杯茶三组穴邦您护心益长寿

梳理完了这种心病的前兆症状,接下来豆沙就得给叔叔阿姨讲讲我们该怎么防治寒凝血脉、痰迷心窍。

01临床治疗方:苏合香丸

您还记得豆沙开头提到的防治心病的千年古方吗?它就是苏合香丸。

调理气机为重中之重,北宋医家庞安常曾提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这个千年古方就是从痰入手,来治疗瘀血的疾病。

【功效】

苏合香位于首位,它是金缕梅分泌的香脂,能聚合诸香之气、通脏腑之窍,它“带领”着其他的香料来芳香开窍、理气化痰;

除此之外,这个方子中的香附、木香还能行气宽中;第三个功效是健脾渗湿,例如白术;第四个功效是脾肾同补,调节脏腑。

这个方子虽然好,但豆沙也得提醒您,我们自己别随便用,需要医生辨证后配伍才能使用。

02日常保健法

日常生活中,也有预防心病的两个方法,豆沙同样也整理出来了,大家一学就会。

经典食疗方:参莲茶

这杯代茶饮源自《清宫医案精选》的经典食疗方,方便易行,效果也很明显,还是化痰先补气,气顺痰自消。而且性质很平和,基本适合所有体质的人喝。

【组成】

党参3克,莲子肉6~10克,煮水代茶饮即可。

【功效】

莲子肉(去掉莲子心)能够健脾补血,而且味道甘甜,喝起来口感很好;

党参能补气,更平和,适合我们平日养生保健;

两者搭配在一起,能在补气的同时补血安神,气足了痰就不易生了

艾灸法防治心病

还有一个日常保健方法,是源自我国最早的灸法专著《灸经图》里的三组穴位。

这三组穴位通过艾灸或者按摩的手法,可以调理督脉、任脉、冲脉,同时还能够调动全身,对五脏都能起到调节、保养的作用。

【艾灸手法】

①一种是放在穴位3~5厘米处固定不变,称为温和灸;

②还有一种方法是用艾柱在穴位上回旋移动,称为回旋灸;

③最后一种是雀啄灸,像小鸡啄米一样,是一种泄法。

豆沙得叮嘱一句,平常会自己艾灸的叔叔阿姨要注意,雀啄灸是不适合老年人的,更建议大家选择前两种艾灸方法,能起到温补的作用。

?专家出诊信息?

刘馨雁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专家门诊:周四夜诊?西单门诊部

周三下午?5号楼12层国际医疗部(本部)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