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5篇.docxVIP

关于《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5篇.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一

《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题目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对于许多同龄人来说也亦是如此,因为这篇文章在小学初中课本里便有收录,但当我再重新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以前小的时候看这篇文章,压根就没有产生任何的感受。

作者围绕着地坛,用一种平和而坦然的语气叙述着那些与地坛相关的人与事。诉说着那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诉说着淡褪了的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同时,对于在地坛里的那对多年来相濡以沫的老夫妇,对于那个热爱歌唱的小伙,对于那个不幸失聪的女孩,作者也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静静的在一旁凝望着那一幕幕悄然发生在地坛中的不起眼的故事。就像是这个园子的历史见证者。

很喜欢史铁生那细腻的笔触和那种娓娓道来的口气,没有过分的情感波动和浮夸,也许瘫痪的病痛让他煎熬过,愤恨过,最终认清了,接受了,平静了,形成一种看透了尘世的坦然和从容,那样的一种淡定,便渗透在文笔中了。正因为如此,在那些文字中,时而透露着的睿智,时而又流露出真挚朴实的可爱。人生经历了那么一遭,已经没有什么能让他生出愤怒和狭隘的情感了,因而就能坦荡荡的,随性表露任何他想表达的东西,大约是如此,才会动人。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二

近日,我常常在阳光大好的午后,细心品读《我与地坛》这本书。一向不喜欢读散文类书籍的我,竟然真真切切的把《我与地坛》这本书看在了心里,而且看的那么如痴如醉。这是史铁生真实的人生经历,是他在经历瘫痪后的所思所想,我想正因史铁生这样的另类人生,才能足够吸引每一位读者,以致使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它。

年轻的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忽的残废了双腿”,这对于他自然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失望,他愤恨,他变得“暴怒无常”。“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是史铁生残疾后的抱怨,他埋怨着命运的不公,想着凭什么在他本应奋斗的年纪承受着这样的厄运。其实,我们本不应奢望人生有绝对的公平,公平就如天平的两端,一端付出,另一端才能承载更多的希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上天选择用这样痛苦的事情来锻炼他的意志,必是知道他有能力担当大任。

如果说双腿瘫痪是上帝对史铁生的考验,那上帝同时又不忍心让这样一位少年去承受如此严峻的考验,她早在400多年前就派来地坛默默守护着史铁生,“我常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地坛从此成为了史铁生的一个重要的朋友,虽无形无声,但却给了史铁生创作的源泉,并为他治愈心灵,悄无声息的一直陪伴在他左右。我想这就是史铁生心灵的栖息地吧。

在与地坛相识的十五年中,史先生见证了地坛四季的变换,并由此常感恩自己的命运(尽管史的命运如此多舛),还相识了风雨无阻坚持来园中的一对夫妇,一位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一个饮者老头……这些曾在园中出现过的人们引发了史铁生对他们人生的思索,更加深了对逆境人生的理解。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存在差距,既然“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大家终点一样,那么在人生的旅途中,不一样的路线只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那安静,如今想来,是由于四周和心中的荒旷。一个无措的灵魂,不期而至竟仿佛走回生命的起点。”作者常常会独自一人沉静的思索,想着从插队到现如今的各种事情,想着自己曾三进三出友谊医院,想着病友们的千姿百态,想着朋友们真实的看望,这使得他在饱受病痛折磨的同时不至于太过消沉,甚至还会讨论起自己的梦想——喜欢体育与写作,愿来生有个好身体,以至于会延伸到对自己下辈子的好运设计,写出《好运设计》一文。但谈来谈去终究还是觉得太过容易得来的幸福会遭到贬值,必要的痛苦和磨难会让我们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生命的意义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当我读到这儿时,会情不自禁的点头,表示我对作者的完全同意。最终,在《好运设计》一文中,作者经过一系列的推想,会忽地发现,自己现在或许就是命运的宠儿,也许自己太多的遗憾正是很有分寸的遗憾。这又是多么明智的一句话啊。其实,在我看来,大多数人总会太过矫情,总是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然而一旦环境改变又会感叹起经自己美化包装后的过去,终于使自己闷闷不乐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让自己无忧无虑,正如庄子所云,活在当下。这才是最重要的。

细细想来,这世上并不只有史铁生一人在饱受折磨,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品尝着病痛、残疾、贫穷、衰老等等各种各样的人生滋味,这其中也包含着史铁生的母亲。看着双腿瘫痪的儿子,母亲的心无疑是最痛的,但是她却用一颗坚强的心为

文档评论(0)

198****97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