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VIP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年5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80多年前,清华大学出的一道入学考试题的题目叫作“孙行者”,是一个对仗题的上联,要求应考者对出下联。结果大都交了白卷,个别才思敏捷的对了“韩退之”,算是沾了点边儿。参考答案是“祖冲之”。

①根据对仗的要求看,②这个题目和答案确实不错,③尽管从意义上、语音上、结构上去衡量,④上下都是对得极为工整的。“孙行者”是文艺作品中的可爱形象,他能七十二变,神乎其神;“祖冲之”是广为传颂的历史人物,他在数学和天文学上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从字面上看,“孙”对“祖”,对得很巧,“行”对“冲”,一个缓缓的动作对一个激烈的动作,对得颇工。从音律上看,三个音节对三个音节,且“孙行者”三字为平平仄,“祖冲之”三字为仄仄平,对得极为和谐。,“孙”和“祖”都是名词,“行”和“冲”都是动词,“者”和“之”都是虚词,一一相对,熨帖自然,都是一个人的名字,且都是主谓结构,对得(??????)。

分析了这副对联,就可看出对仗句的基本要求:章义、音节、语法结构等都一一相对。对偶,或反对,或正对,或串对,一般以反对为佳,而且对得越工整越好。写对仗句不仅要斟酌词义,还要斟酌语音——声韵调和词语之间的组合关系。只有这些都考虑到了,。

律诗就要求中间两联是对仗句,,就成了失对。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李白的“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以及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都是对仗工整、(??????)的佳句。另外,还有很多构思精巧、寓意深刻的谚语,如“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等,如果不是对偶工整,恐怕流传就会大受影响了。我们还可试想,如果苏州园林沧浪亭前那副“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对子和拙政园里那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对联都不存在了,那里还会有那么多(??????)的游客吗?很多人千里迢迢去昆明登大观楼,如果没有那副写景抒情、忆历史、述现实的举世闻名的长联,恐怕许多游客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兴味了。

1.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语病,请标出序号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在文段中三个括号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滴水不漏??????脍炙人口?????念念不舍 B.天衣无缝??????脍炙人口?????流连忘返

C.天衣无缝??????朗朗上口?????念念不舍 D.滴水不漏??????朗朗上口?????流连忘返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请借鉴第二段对“孙行者”“祖冲之”的分析方法,从意义、音律、语法结构中任选一个角度分析“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如何做到对仗工整的。

5.有人建议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如果昆明大观楼没有了那副写景抒情、忆历史、述现实的举世闻名的长联,游客还会有那么大的兴味,千里迢迢前往吗?”,你认为原文和改句哪个表达效果更好?请说明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长在春联里的春景

魏邦荣

“过新年,贺新年,大门两边贴春联。过年啦,贴花啦,满窗子,都红啦。”

很喜欢此类乡土味的儿歌,这些来自民间的歌谣,唱出了春节的喜庆。人们通过一副副春联,表达对春天的热烈憧憬、对天地人的美好祝福。

春联,算得上中国人集体创作的最有年代感的抒情诗了。记载于“敦煌遗书”里的“三阳始布,四序初开”,为唐人刘丘子撰联。这副春联用“半满阳光,万物初开”表达了在立春之日,古人渴望阳光盈怀,祈愿时序顺进的心愿。

千百年来,这种渴望与祝愿,历经历史兴衰,任凭风吹雨打,一直生长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王安石在《元日》一诗里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出在北宋时期,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门神)的盛况。

时至今日,人们撰联,眼里的世界,歌咏的对象,表达的心意,可供选项要比古人丰富得多,但许多人家、店铺迎春贴出的“框对”上,依然能看到《元日》之类诗词的印记,如“万家腾笑语,四海庆新春”“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喜鹊登枝盈门喜,春花烂漫大地春”……

看看身边的世界,回望身后的历史,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这样,对一个节气节日,对自己的文字文化,怀有如此真挚、如此持久的热爱与深情。

每年春节,无论身处城市还是乡村,我喜欢穿行于大街小巷,读不同人家、各种店面挂出的春联,一条条鲜艳的红纸,烘托着充满祝福的文字,让我时常联想起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好的春联,应该是一幅幅有人间烟火气的风

文档评论(0)

132****53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