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设计说明-建设项目基坑支护设计类.doc

01 设计说明-建设项目基坑支护设计类.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2

PAGE12

1前言

本工程位于xxxx,拟建项目主要包括xxxx。

根据现场提供资料,设计基坑深度为5.0m-13.5m,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拟采用排桩(单排桩及双排桩)及网喷支护,降排水措施为集水明排。

2周边环境

拟建项目位于xxx,场地为新建场地,场地周边均为规划道路(现为待建空地),既有建筑(农民房屋)已拆除,无及地下管线等构筑物。

部分基坑靠近用地红线,红线外为待建规划道路,现为填方空地且无地下管线。由于规划道路将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施工,且为同一家总包单位承包施工工作,故允许临时占用红线外占地,不影响放坡支护施工。

施工前,应核实周边管线及建构筑物情况,若与本图反映情况不一致,及时通知设计单位。

3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3.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地势呈东高西低,东侧分布有残丘,局部地段堆有大量房屋拆迁留下的建渣,西侧地形最低,本次勘察时测得勘探点孔口高程为432.52~472.49m,相对高差约为39.97m。场地地貌单元属浅丘剥蚀丘陵地貌。

3.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地勘报告,拟建场地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Q4ml)素填土层①、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4el+dl)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白垩系下统白龙组(K1b)泥质砂岩、砂岩。各地基土层特征描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

素填土①:灰褐色~灰黑色,稍湿~湿,松散,强度低,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植物根系,厚度0.30m~14.7m,广泛分布于场地表层,场地中部沟谷地段,及坡脚地带分布较厚。

(2)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4el+dl)

淤泥质粉质黏土②: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主要分布在鱼塘、沟谷处以前鱼塘回填地段,厚度不均匀,仅在钻孔zk344、zk347、zk491、zk674处有揭露;本次勘察揭露厚度0.7m~1.8m;

粉质黏土③1:灰褐色,湿,软塑,含氧化铁、铁锰质等,结构致密。韧性低,干强度低,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局部夹薄层流塑粉质黏土及少量有机质。一般厚度为1.3m~8.7m,该层在场地中部沟谷地段局部分布,厚度变化较大。

粉质黏土③2:褐黄色,稍湿~湿,可塑,含氧化铁、铁锰质等,结构致密。韧性好,干强度中等,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局部夹薄层软塑粉质黏土。一般厚度为0.7m~10.7m,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中部沟谷、及坡脚地段,厚度变化较大。

(3)白垩系下统白龙组(K1b)

泥质砂岩④1:褐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裂隙发育,强风化,岩质较软,岩芯破碎,层厚0.8~3.9m;,局部夹薄层强风化泥岩;岩芯多为碎块状。

泥质砂岩④2:褐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裂隙发育,中等风化,岩质较硬,局部夹薄层砂岩、泥岩,岩芯呈短柱状及柱状;该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36.3m。

砂岩⑤:灰白色,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裂隙较发育,中等风化,岩质较硬,局部夹薄层泥岩及泥质砂岩;岩芯呈短柱状及柱状。该层以夹层形式存在于中风化泥质砂岩中,层厚1.1~9.0m。

勘察期间地质测绘显示,拟建场地岩层近乎水平,倾角3~5°。各岩土层的埋藏条件及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3.3水文地质条件

3.3.1地表水

勘察区内有多个鱼塘,勘察期间,除个别鱼塘由于村民捉鱼放水干涸以外,其余鱼塘水深多为1.0m~1.5m,地表径流主要是由暴雨形成。目前,拟建场地内已无地表水。

3.3.2地下水

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存在的地下水主要是赋存于残坡积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及赋存于基岩中的基岩裂隙水。

其中上层滞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地表渗水补给,水位变化较大,勘察期间测得水位埋深一般在0.20~5.80m(428.81~443.87m),其高程随地形起伏而变化较大,分布不连续,无统一的自由水面。

基岩裂隙水主要受裂隙发育程度及裂隙面充填特征等因素的控制,拟建场地区域基岩裂隙水水量一般不大,埋藏较深。

3.4地层参数指标

根据地勘报告及我司经验,本场地各地基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见表1。

基坑支护设计取值建议

指标名称

土层名称值

重力密度r(kN/m3)

压缩模量Es(MPa)

粘聚力

C(kPa)

内摩擦角

φ(°)

天然抗压强度

(MPa)

饱和抗压强度(frk)

(MPa)

承载力

特征值

fak(kPa)

岩土与挡墙基底摩擦系数

素填土①

18.5

/

8*

10*

/

/

/

/

淤泥质粉质黏土②

18.0

2.0

3.5

/

/

/

65

/

粉质黏土③1

18.5

3

11.0

9.0

/

/

90

/

粉质黏土③2

19.0

5

3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uantoufa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