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课件)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课件)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考情统计核心考点2022年2023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北京卷7科学思维的特点、意义北京卷17;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浙江6月28;广东卷16;湖北卷13逻辑思维规则判断海南卷20山东卷12;新课标Ⅱ卷23;辽宁卷15;浙江6月27;湖北卷21(2);湖南卷15;归纳海南卷22江苏卷12推理山东卷18⑴;北京卷8;辽宁卷16;海南卷21山东卷13;浙江1月28、29;浙江6月32;湖北卷12;湖南卷15;江苏卷20(2);北京卷7、18(3)辩证思维方法山东卷9;辽宁卷20(2)湖南卷20(3);辽宁卷19(2);创新思维能力山东卷13新课标Ⅱ卷40(2);江苏卷13山东卷17;辽宁卷15;浙江1月34;广东卷20(3);北京卷6;湖北卷14;

教材体系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逻辑与思维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科学思维逻辑思维规则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思维能力第十一课: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第十二课: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第十三课: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方法运用总论规则

单元体系遵循逻辑思维规则关于概念关于判断关于推理含义内涵与外延方法:定义、划分含义和基本特征语言表达方式简单判断复合判断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准确把握第五课第六、七课核心问题:什么样的思维是合乎逻辑的思维第四课正确运用有效进行

第一框概念的概述第二框明确概念的方法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

课标要求核心素养1.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2.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科学精神:了解属性的含义和分类,明确概念的含义和表达,理解内涵的含义与外延的含义、关系,明确内涵的方法,理解定义的含义、构成、方法、要求,理解划分的含义和规则,理解内涵和外延的关系。公共参与:自觉运用内涵和外延的规则,在生活和学习中准确把握事物概念。

问题导学1.概念的含义、与语词的关系2.概念的基本特征3.明确内涵的方法4.定义的含义、构成和方法5.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6.明确外延的方法7.划分的含义和规则8.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构架体系含义——揭示事物本质属性概念表达——语词:一词表多意,多词表一意;概述方法概念的外延关系:相容的:不相容的(全异):全同、属种(种属)、交叉矛盾、反对基本方法种差加属概念明确外延外延全同错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明确内涵:不能包含错误:同于反复或循环定义遵循的规则基本方法遵循规则不用否定错误:否定定义分类不用比喻错误:比喻定义外延相等统一标准不能越级错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错误:越级划分错误:划分标准不一容易混淆

精讲点拨必备知识一概念的概述一、概念的含义1.属性1.含义: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2.分类: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非本质属性:是指既为某事物所具有,也可能为其它事物所具有的属性。2.概念含义: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P23相关链接,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3.概念与语词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⑴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解放军”和“子弟兵”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白头翁会飞(示例评析)

精讲点拨必备知识一概念的概述二、概念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内涵外延【注】内涵与外延的关系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揭示事物本质性的特征】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满足这些本质性特征的所有的对象——集合】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P24相关链接】1.基本特征

精讲点拨必备知识一概念的概述二、概念的基本特征2.概念外延间的关系?种类含义图示法相容关系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交叉关系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不相容关系矛盾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反对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易混辨析练一练:判断以下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团员”和“非团员”“等边三角形”和“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