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复习学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复习学案

《杜甫诗三首》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准确背诵、默写诗歌。

2、赏析名句,鉴赏诗歌语言,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感受杜甫的深沉感情,积累作文素材。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积累基础知识。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白帝城高急暮砧(???????????)???????一去紫台连朔漠(???????????)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江间波浪兼天涌(???????????)???????画图省识春风面(???????????)

渚清沙白鸟飞回(???????????)???????潦倒新停浊酒杯(???????????)

寒衣处处催刀尺(???????????)???????无边落木萧萧下(???????????)

二、情景式名句默写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2.《秋兴八首》(其一)中“生悲情于从前,托相思于万里”的句子是:

????????????????????????????,????????????????????????????。

3.《咏怀古迹》中两句诗,,概括了王昭君一生悲惨的遭遇。

4.《登高》诗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5.《登高》诗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6.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7.《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8.近三年高考名句默写

(2015年天津卷)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

诗人笔下的“秋”气象万千。它是王勃眼里“________①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寥廓多姿,是杜甫笔下“玉露凋伤枫树林,②_________________”的沉雄富丽,是苏轼文中“纵一苇之所如,③_________________”的浩渺烟波。它有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超拔豪放,有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④_________________”的绵绵愁绪,有辛弃疾“_⑤_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的慷慨悲情,更有毛泽东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⑥_________________”的勃勃生机。

(2015年四川卷)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江苏卷)风急天高猿啸哀,。

(2014年湖北卷)一去紫台连朔漠,。

(2014年四川卷)画图省识春风面,。

(2013年山东卷)无边落木萧萧下,。

(2013安徽卷),塞上风云接地阴。

(2013年浙江卷),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再读诗歌,对点训练——鉴赏语言

《秋兴八首》(其一)

1.杜甫的诗歌语言十分含蓄,咀嚼起来耐人寻味。试就“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为例,分析其语言上的特色。

??????????????????????????????????????????????????????????????????????

《咏怀古迹》(其三)????

2.“群山万壑赴荆门”中的“赴”字用得很好,好在哪里?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