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郁病(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诊疗方案.docxVIP

2020版郁病(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诊疗方案.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郁病(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2020年09月修订

中医诊断:郁病(TCD编码:BNG110)

西医诊断:广泛性焦虑障碍(F41.100)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2011年)。

郁病是以性情抑郁,多愁善感,易怒欲哭,心疑恐惧及失眠,胸胁胀闷或痛,咽中

如有异物梗塞等表现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由于七情所伤,或素体虚弱致肝失疏泄,脾失

运化,心失所养,五脏气机失和,渐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形成的。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世界卫生组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

基本特征为泛化且持久的焦虑,不局限于甚至不是主要见于任何特定的外部环境。

如同其他焦虑障碍,占优势的症状高度变异,但主诉常见:总感觉到神经紧张、发抖、

肌肉紧张、出汗、头重脚轻、心悸、头晕、上腹不适。病人常诉及自己或亲人很快会有

疾病或灾祸临头。这一障碍在女性更为多见,并常与应激有关。病程不定,但趋于波动

并成为慢性。

诊断要点:

一次发作中,患者必须在至少数周(通常为6个月)内大多数时间存在焦虑的原发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应包含以下要素:

(1)恐慌(为将来的不幸烦恼,感到“忐忑不安”,注意困难等);

(2)运动性紧张(坐卧不安、紧张性头痛、颤抖、无法放松);

(3)自主神经活动亢进(头重脚轻、出汗、心动过速或呼吸急促、上腹不适、头

晕、口干等)。

儿童突出的表现可能是经常需要抚慰和一再出现躯体主诉。出现短暂的(一次几天)

其他症状,特别是抑郁,并不排斥广泛性焦虑作为主要诊断,但患者不得完全符合抑郁

障碍、恐怖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强迫障碍的标准。

(二)证候诊断

1.肝气郁结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舌淡、苔薄腻,脉弦。

2.肝郁化火证: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苦咽干,脘腹不适,痞塞满闷,胸胁胀痛,

咽中不适,如物梗阻,面红目赤,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3.痰热扰心证:心烦易怒,紧张不安,痰多呕恶,少寐多梦,头晕头胀,口苦,便

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心肾不交证:心烦失眠,心悸,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梦遗,潮热盗汗。

舌红少苔,脉细数。

5.心胆气虚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失眠多梦,易醒,胆怯心悸,气短,易自汗,

倦怠乏力。舌淡或淡红,苔薄白,脉细。

6.心脾两虚证:善思多虑,心悸,胸闷,神疲,失眠,健忘,面色萎黄,头晕,倦

怠乏力,易自汗,纳谷不化,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气郁结证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0g香附10g枳壳10g陈皮12g

川芎10g白芍30g甘草6g

加减:嗳气频作、脘闷不舒者,可加旋覆花、代赭石、半夏和胃降逆;兼有食滞腹胀者,可加神曲、麦芽、山楂、内金;腹胀、腹痛、腹泻者,可加苍术、厚朴、茯苓、乌药;兼有血瘀而见胸胁刺痛、舌质有瘀点瘀斑,可加当归、丹参、郁金、红花。

2.肝郁化火证

治法:疏肝解郁,泻火安神。

推荐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丹皮12g、栀子15g、柴胡10g、当归15g、

白芍20g、茯神30g、白术15g、香附12g、

生麦芽30g、炒谷芽30g、枳壳12g、合欢皮30g、

甘草6g

加减:失眠多梦重者,加酸枣仁、远志、生龙骨、生牡蛎、磁石、琥珀粉等,心烦紧张明显者,加莲子心、钩藤,胸脘?闷明显者加厚朴、瓜蒌,口苦口干明显者加玄参、麦冬。

中成药:丹栀逍遥丸、疏肝解郁胶囊等。

3.痰热扰心证

治法:清热化痰,和中安神。

推荐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黄连10g、陈皮15g、香附12g、清半夏12g、

茯神30g、枳实15g、竹茹12g、白术15g、

栀子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远志10g

天竺黄12g、甘草6g

加减:情绪低落明显者加柴胡、薄荷,坐立不安者加莲子心、生麦芽,噩梦者加龙齿、琥珀,便秘者加大黄、厚朴。

中成药:自制剂清心安神颗粒,或牛黄清心丸、朱砂安神丸等。

4.心肾不交证

治法: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推荐方药:黄连阿胶汤合百合地黄汤加减。

黄连12g、阿胶10g(烊化)、白芍30g、黄芩12g、

百合20g、生地20g、麦冬15g生龙骨30g(先煎)、

生牡蛎30g(先煎)远志10g、酸枣仁30g、甘草6g

加减:气短乏力者加太子参、黄芪,手足心热、盗汗者,加鳖甲、五味子,尿频遗尿者,加山茱萸、桑螵蛸、龟板,头晕眼花者加天麻、钩藤。

中成药:乌灵胶

文档评论(0)

sis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数据工程师持证人

本人从事所爱好的软件研发职业,所选文档部分是选自于网络,之所以选这些文档是因为我很欣赏你的思维和才华,特此给我们大家以分享和学习的机会。如果你感觉侵犯了你的利益,请和我联系,我会尽快的删除!谢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3月25日上传了大数据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