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这份材料介绍了一份关于历史试题卷的知识点首先,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Ⅰ本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历史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48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南稻北粟”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传统布局。但是,根据考古和文献资料显示,历史上稻、粟作物的种植并非“泾渭分明”,而是有一个双方重叠的混作区。这个区域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出现,晚期基本形成。该研究表明,新石器时期我国

A.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水稻B.粮食品种呈现南北交流的趋势

C.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体系形成D.产品交换推动贫富分化的出现

2.《汉书》引董仲舒语曰:“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非有文德以教训于下(天下)也。”此语旨在说明

A.法家学说的合理性B.秦国统一的必要性

C.以法为教的重要性D.秦朝灭亡的必然性

3.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座古墓的壁画中,描绘了墓主人阚如的一生。其中一幅的榜题为“举孝廉时”,后续榜题又出现了“郎”“西河长史”“护乌桓校尉”等官职。对这些壁画相关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特科中一个常态性的考察项目

B.“护乌桓校尉”是西汉管理西域一带少数民族的长官

C.壁画风格形式多样,深受西域和周边邻国文化的影响

D.壁画内容可作为汉代官员选拔和管理的重要研究史料

4.唐穆宗时,诗人元稹作《白氏长庆集》序,称白居易诗风行社会,“至于缮写模勒,衒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并在《元稹集》注云:“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白居易)及予(元稹)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材料反映唐代

①雕版印刷术在民间的应用逐渐推广②活字印刷术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

③私家藏书随着印刷术的出现而发展④文化产品的商品化现象已日益显现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5.有学者的一项研究曾试图从相关文献中清理出各种户籍名称,以勾画出元代户口的行政网络。他最终列出了83个种类,其中的4个大类是民户、军户、匠户、站户,许多类别还有子目。令士人感到沮丧的是,儒人竟与道、僧、尼、弥勒教徒并列。元朝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强化社会控制B.抑制儒学发展C.缓和民族矛盾D.防止社会分化

6.明朝建立的前一年(1367年),朱元璋就颁布律令,并下令用通俗口语编写《律令直解》,普及民众。洪武七年(1374年)《大明律》发布后,朱元璋亲自编写《大诰》,兼有朱元璋对臣民的“训导”。1397年,朱元璋又颁布《教民榜文》,即圣谕六条,史称“六谕”。明朝类似的律令、规定

A.开创了律例合编的法律体例B.具有劝谕与禁约结合的特点

C.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D.是儒学人士教化乡里的范本

7.有史书记述说,在清代早期和中期,政府高度集权化,朝廷决定各省的政策;而在晚清时期,中央政府发现有必要与外省大员磋商国是,听取他们的意见,外省大员在国是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开始引起这一变化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维新变法运动的推进

C.义和团运动的冲击D.“东南互保”协议的洽商

8.孙中山曾说,“十三年来,民国绝无起色,党务并不进步,皆由尔等不肯奋斗之过”。反之,“彼共产党成立未久,已有青年同志二百万人,可见其奋斗之成绩。尔等自不奋斗而妒他人之奋斗,殊属可耻”。为此,孙中山

A.开始实施政党政治的尝试B.提出文官考试的指导思想

C.致力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D.领导国共两党合作的北伐

9.1984年是当时很多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开始。这一年,联想、健力宝

文档评论(0)

藏珠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