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学习理论.pptx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学习理论(重点);第一节学习概述;一、学习的内涵

(一)学习的概念(选择、名词解释)

学习是个体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并非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学习产生的,如生理成熟、疲劳、药物等因素也会引起行为的变化。

五非原则:非本能、非成熟、非药物、非疲劳、非疾病;(2015年多选)下列属于学习的有()

A、儿童从不会使用筷子到会使用筷子

B、人从暗室走到阳光下,视力要过一会儿才能恢复

C、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了勾股定理

D、初中生每天做广播体操;(单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婴儿吸奶

B、鸭子游水

C、猴子骑自行车

D、学生每天做广播体操;二、学习的分类

1、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八个层级。(了解)

(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

(3)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学习

(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

(7)规则或原理学习

(8)解决问题学习(高级规则的学习);2、加涅按学习结果的分类:(选择)

(1)智慧技能: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性概念、规则学习、高规则学习

(2)认知策略:调控注意、学习、记忆、思维等内部的学习。

(3)言语信息:有关事物的名称、时间、地点、定义、特征等方面的事实性信息的学习。

(4)动作机能:通过身体动作的质量的不断改善而形成的动作模仿的学习。

(5)态度:影响个人对人、事、物采取行动的内部状态。;真题

(2015年山东统考多选)根据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下列属于智慧技能的是()

A、把小数换算成分数B、认识时钟

C、使动词和句子的主语一致D、写字;2、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的学习。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D、态度;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划分

1、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2、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的关系:

有??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其他关于学习的划分

1、从学习主体来看,可以分为动物学习、人类学习和机械学习。

2、从学习时的意识水平,可以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3、按学习内容,我国学者冯忠良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学生学习的特点(简答、选择)

学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有:

(一)学习形式:接受学习(根本特点)

(二)学习过程:主动建构的过程

(三)学习内容: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

(四)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

(五)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小节回顾;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理论、填空);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基本规律:

1、泛化与分化(选择)

泛化: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

分化:只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而对其他相似刺激不做反应。;练习:

1、小时候被大狗咬过,长大后看见小狗也害怕。这是属于()

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恐惧D、刺激评价

2、引导学生分辨勇气和鲁莽、谦虚和退缩,属于刺激的()

A、获得B、消退C、分化D、泛化;2、消退

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3、恢复

未经强化而条件反射自动重现的现象被称为恢复。;二、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1、学习的实质——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学习的过程——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3、学习要遵循的三条原则:(填空、选择)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练习

1、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效果律、练习律和()

A、动机律B、准备律C、刺激律D、持续律

2、奖励使联结加强,惩罚使联结减弱。这是()

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选择、判断、案例分析)

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基本规律:

1、强化(增强反应频率)

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

负强化:撤销厌恶刺激

2、惩罚(降低反应频率);练习

1、单选:有些儿童有攻击行为,家长通过不让看电视以减少这种行为称为()

A、惩罚B、正强化C、负强化D、消退

2、一按时做完作业,家长就不再批评他,使他逐渐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的()

A、正强化B、负强化C、呈现性惩罚D、取消性惩罚

3、小明为了避免家长的监督,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