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病现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病现状

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病现状

据《中国心血管报告2010》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2.3 亿人患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死于心血管病者每年近300万人,每小时约340人,每分钟约6人;2006年美国大型流行病学统计显示,瓣膜性心脏病发病率约为2.5%,在美国超过900 万人深受其害;我国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2.5‰-3.2‰( 很可能低估),按13亿人口估算,瓣膜性心脏病县者约400万人,每年需要进行瓣膜手术的患者达20 多万例。目前占成人心脏手术的第一位。

认识瓣膜性心脏病

瓣膜是心脏内部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形状像花瓣,而且非常的薄,它们相当于心脏中房与房之间和心室与大动脉之间的大门,只能沿着血液流动的方向开启,保证血液顺着一个方向通过心脏,防止血液逆流。

正常心脏瓣膜的开放和关闭有赖于瓣膜、瓣环以及腱索和乳头肌等结构,当心脏瓣膜出现结构或功能改变时,血液无法顺利排出,或者排出去的血液逆流回来,而使心脏负荷加重,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病症,我们称之为瓣膜性心脏病。

瓣膜性心脏病如何分型

瓣膜性心脏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类。先天性瓣膜性心脏病是指胎儿在母体内孕育时,心脏存在发育缺陷或停顿,导致心脏畸形,胎儿出生时即存在的心脏瓣膜病。本网站仅介绍后天获得性瓣膜性心脏病,下文简称为“瓣膜性心脏病。

后天获得性瓣膜性心脏病可依据结构异常分为三类:瓣膜狭窄、瓣膜关闭不全、瓣膜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瓣膜狭窄——瓣膜张开的幅度不够大,造成血液流动受阻,从而进入下一个心腔或血管的血液减少。

瓣膜关闭不全——瓣膜关闭不严,造成部分血液返流。

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几乎在四个瓣膜均可发生,其中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承受的压力最大,因此最易受累。

瓣膜性心脏病的病因

形成瓣膜性心脏病的病因很多,大致可分为风湿性、退行性、感染性和其他可累及瓣膜的病因。

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

年幼时感染风湿热可导致风湿性心脏损害,尤其以瓣膜病变最为常见,

风湿热常常反复发作,导致心脏瓣膜变形,引起瓣膜的狭窄或关闭不全,从而演变为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常于20-40 岁发病,多累及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也可同时累及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累及肺动脉瓣的很少见。

退行性瓣膜性心脏病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易出现瓣膜钙化,表现为瓣膜增厚变硬、变形钙盐沉积等,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多数患者首先累及主动脉瓣,也可于二尖瓣发生退行性关闭不全或狭窄。

感染性疾病

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可破坏瓣膜结构,造成血液返流,导致瓣膜性心脏病。

其他疾病

如冠心病、外伤性腱索断裂等疾病也可导致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心脏瓣膜病一个重要的原因,当冠心病导致心脏扩大、移位或乳头肌的缺血可造成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外伤造成的腱索断裂,可造成急性重度二尖瓣返流。

瓣膜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

根据患者的起病原因、患病年限、所累及的瓣膜不同,瓣膜性心脏病的症状也有所差异。早期常常表现为活动耐力的下降、体力活动后出现心前区不适、心慌、胸闷、气短等心脏功能下降的表现。晚期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

主动脉瓣病变后期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即疾病初期只有在剧烈活动后出现心慌、气短,以后随着病情加重,轻微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出现呼吸困难,我们称之为劳力性呼吸困难;

二尖瓣病变后期还可见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患者常在熟睡时憋醒,被迫坐起;

二尖瓣和三尖瓣病变后期还可见颈静脉过度充盈、肝脏肿大、腹水、下肢浮肿等心力衰竭的表现;

其他表现,可能会出现咳嗽、咯血、心律失常、头晕、肢体麻木、意识不清等。

如何诊断瓣膜性心脏病

当您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不适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通常需要配合医生完成以下几种检查:

心电图和X 线胸片

发现心脏节律的改变、心脏扩大和肺脏瘀血等现象,提示您可能患有瓣膜性心脏病,需进一步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来明确诊断。

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瓣膜性心脏病有效的检查方法,能清晰显示出有病变的瓣膜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异常,并能评价病变的严重程变。

心导管或血管造影

既往患有冠心病或合并多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吸烟等)以及年龄在50岁以上需要排除冠心病的三类人群,均需完成心导管或血管造影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的情况或病变的严重程度,可以作为外科手术前冠状动脉血流通畅性的评估。

温馨提示:轻度的瓣膜性心脏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应重视每年的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早获益。

出现什么症状时需要马上去医院

如果发生下列情况,可能是出现了心包填塞、伤口感染、血栓或出血等并发症,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反复恶心、食欲不振、四肢潮凉;

出现伤口部位的红、肿、热、痛;不明原因的发热;

有明显心慌气短,并出现浮肿;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皮下出血、血尿等出血倾向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