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 标准测试件 增材制造系统几何成形能力评估.pdf

增材制造 标准测试件 增材制造系统几何成形能力评估.pdf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增材制造标准测试件增材制造系统几何成形能力评估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增材制造标准测试件制备、测量和几何形状的一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利用标准测试件进行增材制造系统校准和成形能力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5022增材制造主要特性和测试方法零件和粉末原材料

GB/T35351增材制造术语

GB/T39329—2020增材制造测试方法标准测试件精度检验

GB/T41507—2022增材制造术语坐标系和测试方法(GB/T41507—2022,ISO52921:2013,

MOD)

HB8747-2023航空增材制造测试报告格式与数据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3535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制备测试件的一般要求

4.1总则

本章节规定了适用于制备本文件中所有标准测试件(以下简称“测试件”)几何形状的总体原则,

仅包括与测试件制备过程相关的通用要求,针对具体几何形状的特定要求见第6章。

4.2材料规范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制作标准测试件的原材料宜符合用户确定的材料规范。对于原材料是

粉末形态的,材料规范可包括颗粒特性(粒径、粒度分布、粒形)、体积特性(如流动性)和化学特性(如

化学成分和污染程度)等要求,并明确原始粉末再利用的要求,包括原始粉末/使用过粉末的混合百分

比、混合方法等。对于原材料为非粉末形态的,材料规范宜包括化学成分、状态及其他协商内容。除供

需双方另有约定外,材料规范无需规定详细的内容,但供应商宜按照规定的要求记录并用唯一标识报告

(见附录A)。

4.3工艺规范

1

测试件加工前,供需双方应确定满足ASTMF2971要求的工艺规范(附件A1中的元素“C”)。加工

时记录用户可定义的零件成形的工艺条件,如层厚、成形策略(扫描路径、扫描参数等)、温度等。一

个成形过程中所有测试件的工艺流程应相同。不同批次测试件的成形参数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成形之前

供需双方宜就工艺规范中的参数达成一致。

4.4文件格式

4.4.1准备

增材制造工艺规范宜包括所使用文件的格式和文件准备步骤,文件为包含切片参数的数字文件。在

创建和传输数据文件时宜避免模型的失真,否则会影响测试件的测试结果,因此,工艺规范宜规定所使

用文件的格式、切片参数及数据文件的准备步骤。

4.4.2文件下载

标准测试件几何形状的3D数字模型可在/iso/52902/ed-2/en中下载。可用

文件的完整列表见附录D。

4.4.3文件转换要求

为确保测试件能够准确反映增材制造系统的成形能力,CAD模型转换为AMF、STL或其他任何中间文

件格式时,选择的文件转换公差应确保数据与CAD模型的最大偏差小于增材制造系统预期精度的1/4,理

想情况下小于所评估增材制造系统预期精度的1/10。目前,大多数增材制造设备无法成形精度优于10

μm的特征结构,因此CAD模型保存为STL/AMF格式时,应确保至少2.5μm或更高精度。这只是一般性指

导,应针对具体的增材制造系统进行确认。建议用户检查最大偏差,并记录使用的转换参数以及任何最

大偏差,如弦高和角度偏差。

文件在转换期间或转换之后不宜放大或缩小,可使用设备的校正因子(例如偏置、轴缩放等)修正模

型,并将其记录为工艺规范的一部分。

4.5测试规范和测试过程

本文件按照ASTMF2971-13:2021附录A中描述的基本测试计划/规范,加工第6章中所述的零件。

但具体细节按ASTMF2971-13:2021附录A进行准确记录。

4.6测试件的数量

对于设备性能的完整测试,测试件的数量需至少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测试规范/程序应确保足够的特征数量,通常每次成形不少于5件,以便获取具有统计意义的测

量结果。

——测试件覆盖的成形区域对成形平台要有足够的区域覆盖率(见4.7)以检测不同成形位置之间

的性能差异。

重复成形能用来测试工艺的可重复性。对增材制造系统性能进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