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十单元现代文明的创新与调整__现代的世界第34讲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实践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学生用书.doc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十单元现代文明的创新与调整__现代的世界第34讲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实践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学生用书.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4讲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实践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

1.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2.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选择性必修》课标要求

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十月革命的胜利

1.列宁主义的形成

(1)背景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②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俄国__________成立后,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③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2)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3)主要内容: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意义: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2.十月革命的胜利

(1)过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2)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

①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__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__________。

知识点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形势: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__________。

(2)目的: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3)最重要的措施:余粮收集制。

(4)影响: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

(1)内容: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________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2)作用: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苏联“工业化”的基本实现

(1)措施“社会主义工业化”“____________”和两个“五年计划”。

(2)结果:到1937年,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

(3)作用: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

4.“苏联模式”

(1)含义: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后被称为“苏联模式”。

(2)表现

①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表现为______________,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②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

(3)评价

①积极影响: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________,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②消极影响: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知识点三亚非拉民族民主独立运动

【链接·选择性必修3·P73~7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1.一战前的民族民主意识

表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东欧和东南欧的被压迫民族,已经有不断高涨的民族独立愿望和行动

结果

它们国小力弱,内部纷争,又为大国所利用,无法主宰自己民族的命运

2.民族独立国家的诞生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

结果

战争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

1.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

(2)概况:

①东亚:中国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________,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②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发动了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__________,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③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④南亚: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xq9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