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诗词大会题库(有一套).docx

七年级诗词大会题库(有一套).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诗词大会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从哪些角度写的?()

A.视觉B.听觉C.视觉和听觉

【答案】:答案:C

2、“双兔傍地走”中“走”,与下列哪个词中的“走”意思一样?()

A.走马观花B.茶走位了C.走漏消息

【答案】:答案:A

3、下列哪位诗人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

A.刘禹锡B.杜甫C.苏轼

【答案】:答案:C

4、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古人”是指?()

A.前人B.古代的人C.贤明的君主

【答案】:答案:C

5、出自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成语是?()

A.扑朔迷离B.雌雄同体C.一雕双兔

【答案】:答案:A

6、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答案】:答案:C

7、下列被周振甫和冀勤编著《谈艺录读本》中作为“宋人诗作而有唐音者”的例子是哪一首诗?()

A.《约客》B.《登飞来峰》C.《过松源晨炊漆工店》

【答案】:答案:A

8、“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中提到了最为古老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是?()

A.人胜节B.春社C.寒食节

【答案】:答案:B

9、《木兰诗》是哪个朝代的北方乐府民歌?()

A.东晋B.南北朝C.隋朝

【答案】:答案:B

10、“永嘉四灵”包括徐照、徐玑、翁卷和下列哪一位诗人?()

A.杨万里B.赵师秀C.陆游

【答案】:答案:B

11、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指的是谁?()

A.诸葛亮B.刘备C.刘禅

【答案】:答案:A

12、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和《木兰诗》中哪一句很相似?()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答案】:答案:A

1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造化”是指?()

A.大自然B.创造C.泰山

【答案】:答案:A

14、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

A.除夕B.春节C.元宵节

【答案】:答案:C

15、下列诗句没有写到眼泪一项是?()

A.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B.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答案】:答案:C

1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描写洞庭湖的名句是?()。

A.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B.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C.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答案】:答案:B

17、“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中“逐臣”指的是?()

A.李商隐B.大臣C.贾谊

【答案】:答案:C

18、《望岳》中有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可以看出这里的“岳”指的是?()

A.西岳华山B.东岳泰山C.南岳衡山

【答案】:答案:B

1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阳”的意思是?()

A.昏暗B.山南水北C.山北水南

【答案】:答案:B

20、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可以看出是什么季节?()

A.春天B.秋天C.冬天

【答案】:答案:A

21、下列诗句正确的是?()

A.溯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B.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答案】:答案:C

22、“昨夜风兼雨,帘帷飒飒秋声”中哪一个字是错的?()

A.兼——溅B.帷——帏C.飒——煞

【答案】:答案:B

23、下列歌咏泰山的诗篇中,被誉为咏泰山之绝唱的是哪一首?()

A.张养浩《登泰山》B.谢道韫《泰山吟》C.杜甫《望岳》

【答案】:答案:C

24、诗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中的“榆荚”是指?()

A.豆荚B.榆树C.榆钱

【答案】:答案:C

25、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哪里?()

A.《诗经》B.《春秋》C.《礼记》

【答案】:答案:A

26、《春夜洛城闻笛》诗的“关键”是?()

A.玉笛B.折柳C.春风

【答案】:答案:B

27、“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中“郭”的意思是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29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