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爱国图强的非凡生涯〔248〕.docx

梁启超爱国图强的非凡生涯〔248〕.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梁启超爱国图强的非凡生涯〔248〕

一、典故及其出处

典故:1、公车上书,2、百日维新。

出处与参资:古诗文网《梁启超简介》。

梁启超像

二、天才神童,12岁秀才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等,广州府新会人。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近代爱国图强的杰出人物。

梁启超出身乡绅之家,天才的神童,4岁由祖父启蒙,6岁学完五经,8PAGEXXX岁下笔千言,12岁考中秀才,补博士弟子。

13岁,进学海堂学汉学,精研考据,潜心治学,兴趣极浓,进步很快。可在深入学习过程中,他对这种形式僵死、内容枯燥的应试之学,也渐感迂腐无味、不切时用,萌生了“弃括帖之志”。

神童梁启超

三、17岁中举,投入康门,励志维新

光绪15年〔1889年〕,梁启超17岁,应广东乡试中举,名列第8。主考官李瑞棻是内阁学士,认为他“熔经铸史”的文笔,几近“饱学宿儒”,非常赏识他,当即以小妹李惠仙相许,“自是,颇纳启超议,娓娓道东西邦制度”。

光绪16年,他赴京会试落第,回来时路过上海,看到上海制造局翻译的西方书籍、编纂的《瀛环志略》,眼界大开,开始对西方政治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年秋,结识康有为,非常钦佩他。其时,康氏只是秀才,4年后才中举,但年长16岁,又曾以布衣上书,要求变法,名声很大,梁启超“一见大服,遂执业为子弟”。

光绪17年,他请康有为到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讲中外之故、救中国之法”,宣传变法维新。他感到很新奇,全盘接受了康氏的变法思想,还帮助康氏编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俩书,成为康氏的高足和助手。

这是他一生的重要转折。从此,他抛弃旧学,投入康门,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

写作中的梁启超

四、公车上书,办《万国公报》

光绪21年春,梁启超和康有为在北京,等待会试发榜时,《马关条约》中丧权辱国的消息传入国内,京城哗然,群情愤慨,台湾学子更是痛哭流涕。

梁启超与康有为谋划后,接受康氏之令,在等待发榜的举人中,“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联络人员、组织会议、起草文件、誊录奏书、招揽签名,准备“上折拒和议”。

四月八日,康有为和梁俩同俩,带领着全国18省1200多举人,以及数千京都市民,集体向朝廷请愿,联名上万言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等主张,并要求变法维新。这是—场大规模的群众政治运动,标志着我国近代维新派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这就是“公车上书”历史事件。

6月,康有为成立强学书局、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梁启超为主要撰稿人。他热情投入,勤奋写作,“日日执笔,为一数百字之短文”,宣传西学,鼓吹变法。他的出众能力、过人才华,得到世人的认知,已从人微言轻的小青年,一跃而为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了。

第二年,黄遵宪、汪康年在上海办《时务报》,聘请梁启超主持笔政。主笔期间,他以通畅的语言、新颖的文笔,写出《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等一系列文章,系统宣扬维新理论,鼓吹中国要强盛,必须先变法,他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他还介绍西学,宣扬民权,鼓吹君主立宪。他把犀利政见、如火热情付之笔端,“一纸风行海内,观听为之一耸”,民志气大伸,新文风大盛,《时务报》销量爆涨,梁启超名声日重。

光绪23年,应湖南巡抚陈宝箴之邀,梁启超担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由办报改而教学,宣传维新思想,培养维新人才。

五、百日维新,办京西大学堂译书局

光绪21年,梁启超的会考试卷,语言明快、笔力雄健,得到副主考李文田的赏识,准备录取他,却被主考官徐桐阻止了。当时,康有为的新学著作已经传开,引起旧派官员的不满,徐主考看了梁启超的试卷,误认为是康有为的,坚决不同意录取。李副主考情不能已,挥笔在梁卷上题了句诗:“还君明珠双泪垂”,表达赏识与无奈。就这样,梁启超表达明快,却阴差阳错而落榜,而徐主考一心压制、拒不录取的康有为,却高中二甲第2名,登科入仕,做了京官。

光绪与康梁合影

光绪24年6月16日,光绪升康有为任总理衙门章京,筹办变法。6月21日,光绪颁布诏书《明定国是》,正式开启戊戌变法。这时,康梁为首的维新派推行变法革新主张,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文化教育上向西方学习,以拯救危局、提升国力,改变落后挨打的现状。

7月3日,光绪召见梁启超,命进呈《变法通议》,大加赞赏,授六品官衔,令办理京西大学堂译书局。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历时百日的维新失败,梁启超流亡日本。初到之时,他与孙中山革命党人接近,并试图联合立会,后因康有为严厉反对,才告作罢,而继续追随康氏,坚持改良立场。

这年底,他在横滨创办《清议报》,鼓吹“斥后保皇”,宣扬“光绪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5****99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