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保护我们的听力》PPT.ppt

四年级科学上册《保护我们的听力》PPT.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耳的结构示意图耳朵的作用

保护我们的听力听了刚才的声音,你有什么感受呢?第一种声音听起来悦耳、舒服,我们称之为乐音。第二种声音嘈杂、刺耳,令人不舒服、厌烦,我们就把这种类型的声音称为噪声。声音的单位是分贝,一般情况下40-60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60分贝以上就属于吵闹范围了,分贝越高,噪声就越大。哪些声音属于噪声?

噪声对我们耳朵有什么伤害呢?

过高过强的声音会使我们的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想一想:当我们遭遇噪声时该如何保护听力呢?捂住耳朵,张开嘴巴,减少鼓膜的压力;可以离开噪音源,在安静的地方学习或生活,或者自己在噪音大的地方戴耳塞、耳罩或头盔等保护装置。想一想,还有减少噪音的方法吗?控制物体发声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控制物体发声,减少噪音?比如在医院、图书馆、课堂……保护听力还有其它方法哦!1.请不要用尖利的东西乱掏耳。这可能引起耳道和鼓膜损伤,有时还会并发感染,使听力下降,所以,我们不能用硬物乱挖耳朵,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如有杂物进入耳朵应该到正规医院就医。2.请不要让耳朵进水。洗澡、洗头或游泳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容易引起外耳炎。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牵拉耳廓,让水流出来。3.请不要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随身听、MP3、MP4等),音量最好不超过其设计总音量的2/3;4.请勿乱用对耳朵有伤害的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因为他们对听神经有毒害作用,所以我们有病应咨询医生,不能乱用药。5.请不要外力撞击。耳朵,头部不能揪打也不能撞击,应避免并发听力损害,引起鼓膜破裂。6.请不要戴耳环。耳朵皮肉很稚嫩,上边挂个金属物,玩时容易将耳朵拉扯坏;同时也有规定不允许小学生戴耳环。我能行:(√)(×)(×)(×)我国聋哑状况 根据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最新数据,我国18岁以下的聋哑青少年约有182万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据最新资料统计说明,我国听力语言残疾居视力残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之首,为2057万人,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为80万人。据统计,我国聋哑症的发病率约为2‰,每年总的群体达5700万,听损伤的发病人数约为17万。你知道吗?课外链接——电子助听器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提高助听质量。控制物体发声2、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发声罐的声音变轻。1、做一个发声罐,使发声罐能发出尽量大的声音。说说下面图片中人们是怎样控制噪音的**请设计实验或者列举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文档评论(0)

wuanbds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