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的基本分类.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箱耳机入门耳机的基本分类前面花了十多篇的篇幅来讲

音箱耳机入门耳机的基本分类

前面花了十多篇的篇幅来讲音箱的基础知识,其中很多部分与耳机是相通的,它们发

声的基础原理并没有大的区别,但耳机始终是耳机,与音箱不同,不同在于其结构、应用、

使用方法等等的诸多不同之处。下面这几篇着重讲耳机

根据外形分类

根据外形分类

我们常常用耳塞和耳机用来区别大小耳机,而在严格的产品分类上来说,都被统称为耳

机,它们所对应的英文单词都是headphones或者earphones。

耳塞

这个词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精妙,英文中的对应的词组是“earcanaltypeheadphone”,即耳

道式耳机。在一些英文媒体上,还会把耳塞称为“Earbuds”,这个单词被解释为“In-ear

headphones”,即入耳式耳机。它的意思和“earcanaltypeheadphone”是一样的。

什么是耳塞,就是驱动器单元口径小,能根据本身尺寸优势,借助耳机本身的佩戴系

什么是耳塞,就是驱动器单元口径小,能根据本身尺寸优势,借助耳机本身的佩戴系

统(例如某些耳挂式耳塞)或者不借助外在的悬挂系统利用耳朵的形状和软骨用耳机封住外耳门(也叫耳道口)的小尺寸耳机。

在英文中对耳塞最基本的描述是“In

在英文中对耳塞最基本的描述是“In-ear”,即入耳。而汉字区的发烧友还习惯把耳塞分为半入耳式和入耳式(或称耳道式)两种。

上图显示的耳机都符合大家对耳塞的定义。但是很多时候,大家会对半入耳式和入耳式两种二种耳塞产生混淆。因为会封住耳道口,二者在英文中被认为已经in-ear(入耳)

了,而汉字区用户还要有个程度判断,因此有了个半入耳式和入耳式(或称耳道式)之分。凡是能插入外耳道的耳塞,都会被称为入耳式(或称耳道式)耳机,而其他类型,大部分

则归类到半入耳式。有媒体将半入耳式和入耳式算为佩戴方式,这不不是正确的。佩戴方式都是塞,只不过程度不一罢了。

则归类到半入耳式。有媒体将半入耳式和入耳式算为佩戴方式,这不不是正确的。佩戴方式都是塞,只不过程度不一罢了。

耳机

耳机

在汉字区的用户,提起耳机都联想到大尺寸耳机,而非耳塞。

而这些产品,从任何角度去归类,他们都隶属耳机类,不管是严格的产品归类还是大家习惯性的分类,他们都符合大家的耳机概念。在耳机类中,还可以细分为2种,即中尺寸和全尺寸耳机。确定是否全尺寸的标准是看耳罩大小。

中尺寸耳机:英文使用“Ear-pad”(耳朵垫?不敢确定)描述,或者用“Mid-Size”(中等尺寸)。他们的定义不是根据扬声器口径,而是根据耳罩大小。如果耳机的耳罩不能完全包围耳廓,那它就属于中尺寸耳机。上图中的漫步者H500头戴式耳机属于此类。

全尺寸耳机:耳罩能完全包围耳廓,就算是全尺寸耳机。上图中SHP9000和HD650头戴式耳机就属于此类。由于全尺寸耳机体积明显较大,因此它有个直观的俗称——“大耳机”。

在佩戴方面,全尺寸耳机都会相对要舒适一些。耳机中也不乏异类,例如AKGK1000,它该属于哪类呢?

根据佩戴方式分类塞入式

几乎所有耳塞,都可以归入到塞入式这一类。塞入式的好处是轻便,便携性是各类耳机中最好的,因为这个优势,几乎所有的随身听设备都配备的是耳塞。但是,请大家一定注意听音音量,尤其在马路上。对于小耳塞这类设备来说,耳壳使用什么材质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其驱动器的小功率输出,都不足以让耳壳乱序震动产生杂音,因此过度追求耳壳是否金属材质并不是明智的,话又说回来,金属耳壳能带来更好的坠手感和外形,也会比塑料外壳更显新,这点在用过一年半载后尤其明显,在外观上也会显得更时尚点。

几乎所有耳塞,都可以归入到塞入式这一类。塞入式的好处是轻便,便携性是各类耳机中最好的,因为这个优势,几乎所有的随身听设备都配备的是耳塞。但是,请大家一定注意听音音量,尤其在马路上。对于小耳塞这类设备来说,耳壳使用什么材质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其驱动器的小功率输出,都不足以让耳壳乱序震动产生杂音,因此过度追求耳壳是否金属材质并不是明智的,话又说回来,金属耳壳能带来更好的坠手感和外形,也会比塑料外壳更显新,这点在用过一年半载后尤其明显,在外观上也会显得更时尚点。

耳挂

耳挂+塞入式

还有一些耳塞,设计了挂钩,让佩戴更加稳当,让它更适合运动时使用。由于有佩戴系统支持,耳塞无需使劲塞入耳道,因此在佩戴舒适度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还有一些耳塞,设计了挂钩,让佩戴更加稳当,让它更适合运动时使用。由于有佩戴系统支持,耳塞无需使劲塞入耳道,因此在佩戴舒适度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耳挂式

耳挂式

将耳机上附着一能折合的挂钩,使其能挂在耳廓内侧,使用了这样的佩戴系统的耳机,都可以算耳挂式耳机,也有称为挂耳式的。这种佩戴方式不会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