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单元高效整合4第四单元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社会生活与文化交流__中国古代选择性必修学生用书.doc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单元高效整合4第四单元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社会生活与文化交流__中国古代选择性必修学生用书.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

主题一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演进

1.民族关系: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里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边疆地区各民族在与中原汉族的交往中,民族认同感不断加强,逐渐融入中华民族,形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2.对外交往:古代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中华文化深刻影响了东亚、东南亚国家,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也与西亚、非洲和欧洲建立了联系,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3.货币管理:中国古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不断发展,币值不断增加,种类也很丰富。各封建王朝一般控制着铸币权,基本满足了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的需要。

4.户籍赋税:战国以后,中国古代历朝为了便于征发赋役,大都建立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两税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赋役征收从以人丁为主转向以土地为主,到清朝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也逐渐松弛。

5.基层管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的机构以乡里制为代表,同时,民众自我管理的保甲制也建立起来。清代,乡里制和保甲制逐渐合流。

6.社会救济:中国古代政府是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重在救灾;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重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赈济。

主题二古代中国的法治与德治

1.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1)君主高于法律:奴隶社会君主的“命令”即法律,封建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治,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审判官。

(2)礼法结合: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礼占有重要位置,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

(3)法定特权:中国古代法律从维护等级制度出发,赋予贵族官僚各种特权。

(4)诸法合体:中国古代法律具有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特点。

2.乡约制度形成的原因与影响

原因

(1)封建士大夫的积极推动。

(2)统治者挽救社会危机,加强基层管理的需要。

(3)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脆弱性。

(4)民间自治的传统;宗法性社会结构。

影响

(1)有利于稳定乡村社会秩序。

(2)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风气转变。

(3)削弱了传统家族势力对乡村的影响,加强了中央对乡村的控制管理。

主题三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

1.中国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具有鲜明的本土性特征。一方面,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算起,大同思想、民本思想、仁政思想、宗法思想、重农思想、均齐思想、互助思想等一脉相承,这是世界文明史上仅有的,其对中国社会保障的实践影响深远。另一方面,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些保障民生、减轻祸乱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丰富的社会保障实践。

2.中国社会保障自古以来贯穿着高度的国家(政府)责任,具有家国存于一体的特征。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均将救荒、济困、养疾、恤孤、优抚等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视为统治者的仁政和国家责任。

3.中国社会保障一直秉承等级差序与中庸之道的传统。一方面,中国古代社会是典型的等级差序格局,是建立在礼治基础之上的立体型社会结构,讲究上下尊卑,身份并不具有平等性,但又是有秩序的。另一方面,“中庸之道”作为儒家的核心理念,也是古代社会的重要特点,它强调尚中贵和,不走极端,形成的是一种和合文化。受这种文化的影响,许多社会保障问题就是基于“中庸之道”,非正式制度安排来解决的。

4.中国社会保障自古以来是柔性传承,靠传统文化维系。随着政权交替、朝代更迭,新朝会废止旧朝的一些法令,对旧朝一些制度作出相应调整。因此,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一些制度安排被中断属于正常现象。然而,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社会保障措施却代代相传,但在实践中并非表现为新朝对旧朝制度的直接继承,而是在强大的传统文化维系下呈现出柔性传承的关系。

5.中国社会保障对国家长治久安影响重大。中国历史上国家负责社会保障的传统之所以能代代相传,除了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与实施仁政的自发需要外,也是维护统治秩序与“家天下”政权延续的需要。

主题四中华文化辐射其他国家文化,推动世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对“汉字

文化圈”

的影响

(1)由于地域、种族、文化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在东亚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汉字文化圈”。

(2)文化圈包括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越南以及东南亚等部分国家和地区。

(3)构成这个历史性文化圈的要素大致有汉字、儒学、律令制度、中国化佛教等几项,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华文化的辐射、传播主导了东亚各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

对世界

其他文

化的

影响

物质

文明

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品自古以来就被西方各国人民所喜爱,火药、指南针、亚麻纸、纸币和活字印刷术等先后传到西方

思想

意识

中国的伦理观、哲学观、政治理想,尤其是儒家思想对欧洲的启蒙运动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他们将中国的“仁政”“仁君”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民本思想等文化资源加以理想化的描绘,借以作为反对神学蒙昧主义和君主专制的思想武器

一、选择题满分导练

解题技法——以教材为本,变抽象为具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xq9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