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购沃尔沃.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1

事件回顾北京时间2010年3月28日,瑞典哥德堡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务官LewisBooth签署了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以18亿美元成功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包括了9个系列产品,3个最新平台,2400多个全球网络,人才和品牌以及重要的供应商体系。吉利并购沃尔沃这段酝酿已久的“跨国联姻”终于尘埃落定。吉利并购沃尔沃交割仪式8月2日中午在伦敦进行,吉利已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沃尔沃业务单元的收购。2

3

渴望技术提升品牌收购品牌是吉利打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体育营销大成本营销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原因吉利战略转型对技术和品牌的诉求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一种方式学习系统的市场营销规模4

现状分析(SWOT)优势(strength)机会(opportunities)劣势(weakness)威胁(threats)1、销售市场互补2、运营整合方案符合要求3、并购经验丰富4、低成本优势巨大5、有职业的收购运营团队1、双方有文化和管理差异2、吉利缺乏高端品牌管理经验1、政府支持2、经济危机,金融风暴3、福特基于战略选择出售沃尔沃4、中国汽车产品的海外需求增长1、中国市场中强大的竞争对手2、经济压力3、工会和法律的阻挠4、低价政策带来的副作用SWOT劣势(weakness)1、双方有文化和管理差异2、吉利缺乏高端品牌管理经验劣势(weakness)1、双方有文化和管理差异2、吉利缺乏高端品牌管理经验机会(opportunities)1、政府支持2、经济危机,金融风暴3、福特基于战略选择出售沃尔沃4、中国汽车产品的海外需求增长威胁(threats)1、中国市场中强大的竞争对手2、经济压力3、工会和法律的阻挠4、低价政策带来的副作用5

优势(strength)吉利拥有职业的收购运营团队收购双方的销售市场互补,无重叠吉利收购后运营整合方案符合福特方面要求吉利有两次国际并购案的经验低成本优势巨大6

如图所示为中外近年劳动力成本比较中国出口产品的低成本是被广泛认可的事实7

吉利缺乏高端品牌管理经验0102劣势(weakness)双方有文化和管理差异1、文化鸿沟2、管理差异吉利公司一直都在做中低档车的生产销售,未涉足过高端豪华车的生产销售领域8

政府支持中国汽车产品海外需求增长国家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经济危机导致世界汽车巨头变卖资产换取现金,此时通过海外并购,可以用较低成本获取汽车国际品牌、核心技术和国际营销渠道福特在2006年做了战略调整计划,即走“一个福特,一个团队”的自有品牌发展之路。接着相继以低价出售旗下企业。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已批量地进入国际市场,雄心勃勃的中国汽车企业正在积极尝试海外扩张,出口产品到欧美主流汽车市场。机会(opportunities)经济危机金融风暴福特战略选择出售沃尔沃9

经济压力低价政策带来的副作用威胁(threats)中国市场中强大的竞争对手工会的阻碍10

11

案例总结通过分析吉利收购沃尔沃时占有的优势,处的劣势,抓住的机会和面对的挑战,我们小组就吉利最终成功并购沃尔沃这一事实得出以下结论:缺少资金存在文化鸿沟等难题都不是无法克服的,只要企业动用其敏锐的观察力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尽力争取更多的优势资源,理智应对劣势,整体长远地考虑已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挑战,就可以出色地完成企业目标,使企业进一步壮大。但是并购的成功只是开始,今后吉利该怎样做来玩转沃尔沃才是更大的挑战。借此我们希望吉利牵手沃尔沃走得更稳、更好、更远。12

谢谢!13

文档评论(0)

sxycty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