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研究【会计实务操作教程】.pptx

公允价值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研究【会计实务操作教程】.ppt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公允价值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研究【会计实务操作教程】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持谨慎与适度选用的态度,要求建立健全公允价值相关的决策体系,其中管理层要综合考虑各项相关因素(市场状况、同业类似资产、负债情况、估值技术的适用条件)及获取能持续可靠取得公允价值的证据,而董事会则要审核管理层提交的相关证据并对重要资产负债项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做出决议,同时还要就确定方法、估值假设、主要参数等做出充分信息披露。显然,公允价值已超越技术性而更具有了制度性。一、公允价值计量:技术观还是契约观美国FASB在其从事的研究项目“公允价值计量”中提及三个层次的估价方法构成“公允价值体系”,其中,第一层次要求以活跃度参照市场上同类资产或负债的公开报价来计量被计量对象的公允价值;若不止一个活跃市场时,应当采用最有利于企业的一个价格计量公允价值。事实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划分的公允价值计量四个层次也类似,即:第一,直接使用可获得的市场价格;第二,若不能获得市场价格,应使用公认的模型估算市场价格;第三,实际支付价格(无依据证明其不具有代表性);第四,使用企业特定数据,该数据应能被合理估计,并且与市场预期不冲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界定为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交易。上述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更多地表现在估值有用性上,已有公允价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值实证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其价值相关性就是明证,即检验股票价格(或股价的变化)与特定的会计数字间的关系,而其中的会计盈余及其组成部分对投资者的有用性又是主要研究方向。当然,对于公允价值的实际应用也有从法律环境角度的研究,比如Ball、Robin和Wu(2003)利用Basu(1997)模型,研究了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的会计准则,发现尽管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会计标准受到过去殖民地历史的影响而与英美的会计标准类似(包括公允价值的使用),但是由于其经理和审计人员报告财务信息的激励机制与英美具有较大差异,从而产生了较英美本土质量偏低的会计信息。只是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说较少。然而,我们却认为后者体现出了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表现在:其一,企业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即印证了财务会计理论中的“主体观”,现代财务会计目标“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契合了公允观念。其二,企业本质的新认识,即企业主体是企业诸多利益相关者投入资本借以保值增值的有效手段或机制,在各自资本保值增值的博弈过程中,会计系统起着重要作用,投入确认、决策权配置与收益计量等都要借助于财务会计来实现,而公允性则是基础。其三,公允价值体现着企业主体的公平观,是与市场对接的产物。公平本身具有相对性,即对谁而言的公平,全视角的公允是一种理想但很难建立这种实现机制。事实上,企业组织与市场组织简单两分法观念导致了我们对公允价值认识上的片面性。二、公允价值的公允性评价:市场机制还是企业机制公允价值是市场问题还是企业问题?因为市场与企业终究是不同的,市场具有一般性而企业具有特殊性。因此市场视角的公允与企业视角的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公允的内涵存在差异。另外,市场概念与企业概念并不是均质一致,两者的矛盾性是明显的。同时,即使是同为市场或企业也仍存在差异化的理念。显然,我们现在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全具备西方成熟市场经济的市场理念与相应的法律文化,而财务会计所反映的对象却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于现实的具体市场环境之中。其二是对企业本质认识上的差异,尤其是对国有企业性质的界定上也存在观念上的分歧。加之市场与企业并不是简单的两分法而是具有的融合性更使得公允性评价复杂化。像我国1998年出台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准则,直至2001年都提及了公允价值的使用,然而其后果是利润操纵横行,导致公允价值又转回至账面价值。这其中需要反思的是:1.公允价值是与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相匹配的,公允价值不是不存在而是市场不公允。这样看来,市场公允程度决定着公允价值的真实及实现机制。2.公允价值执行过程中的第三方评判问题。均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公允交易实现必须要有独立机构的中介界定,这显然涉及到机制问题。尤其当审计师鉴证结果面临法律诉讼风险而将法官对公允价值的判断纳入到其职业判断中时更显复杂。3.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机制的博弈形成,即要构建成熟的市场参与者行为引导机制,其中政府职能的重新认识及界定是关键。当然,随着企业组织与市场组织简单两分法观念地认识深化,市场定价机制开始以一

文档评论(0)

138****55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