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分层作业
▲字音字形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孤帆(fán)真挚(zhì)朝霞暮霭(ǎi)
...
B.渲染(xuàn)灵魂(hún)富丽堂皇(táng)
...
C.遥望(yáo)意境(jìng)浮光掠影(lüě)
...
D.惆怅(chóu)造化(huà)颐和园(yì)
...
【答案】B
【解析】A.“帆”应读“fān”;C.“掠”应读“lüè”;D.“颐”应读“yí”;故选B。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标本身临其境胸有层竹B.情趣依依送别浮光略影
C.独创夸张渲染富丽堂皇D.描绘朝朝暮暮金壁辉煌
【答案】C
【解析】A.层——成;B.略——掠;D.壁——碧;故选C。
▲词语达标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浮光掠影:
(2)语不惊人死不休:
【答案】
(1)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2)意思是作诗或写文章不搜寻到惊人的妙语不肯罢休。形容写作时在语言上下苦功夫。
▲文学常识达标
4.李可染,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以画成就最高。
【答案】画山水
▲文体知识达标
5.下面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些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夏日的午后,阳光斜洒在小巷的青石板上,微风轻轻拂过树梢,带来阵阵清凉。小巷两旁的老屋静静
地伫立着,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远处的孩子们在田野上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
【答案】
通过描写“夏日的午后”“阳光斜洒”“小巷的青石板”“微风拂过树梢”“老屋伫立”“孩子们追逐嬉戏”
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阳光斜洒、微风轻拂、老屋静立,构成了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
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则为这静谧的午后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使得整个意境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解析】
要识别文本中描述的具体事物和场景,这些通常是意象的组成部分,然后要考虑这些意象如何共同作
用,创建了一个整体的场景或氛围,本段文字中的意象,营造了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接着要分析文本中传
达的情感和氛围。例如,文本通过描述阳光斜洒、微风轻拂等意象,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氛围;而孩
子们的欢声笑语则为这静谧的午后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
▲修辞达标
6.下列句子使用的最主要的修辞手法分别是()
(1)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2)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
飞起来了!”
(3)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4)那时狼烟四起,张全只身走南闯北,吃尽了人生的苦头。
A.比喻比喻夸张借代B.比拟排比排比比喻
C.夸张比喻反复比喻D.拟物比喻反复借代
【答案】D
【解析】(1)“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将侄儿宏儿比作物体,运用拟物的修辞;(2)将叶子比作
黄蝴蝶,运用了比喻;(3)“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为反复,强调“我”内心的愤怒;(4)“狼烟”借
代战争;故选D。
▲标点达标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
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B.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
C.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的样子。
D.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
理者都做了什么?
【答案】B
【解析】A.“善辩”后面的“。”应为“:”,这里“:”表示总结上文;C.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
时不用顿号,去掉顿号;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布局谋篇》(导学案)(教师版).pdf
- 九年级语文下册-3 短诗五首(分层作业)(解析版).pdf
- 九年级语文下册-3 短诗五首(导学案)(教师版).pdf
- 九年级语文下册-5 孔乙己(分层作业)(解析版).pdf
- 九年级语文下册-5 孔乙己(导学案)(教师版).pdf
- 九年级语文下册-6 变色龙(分层作业)(解析版).pdf
- 九年级语文下册-6 变色龙(导学案)(教师版).pdf
- 九年级语文下册-7 溜索(分层作业)(答案版).pdf
- 九年级语文下册-7 溜索(导学案)(教师版).pdf
- 九年级语文下册-8 蒲柳人家(节选)(分层作业)(解析版).pdf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导学案(教师版).pdf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分层作业(解析版).pdf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导学案(教师版).pdf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分层作业(解析版).pdf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导学案(学生版).pdf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分层作业)原卷版.pdf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教师版.pdf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分层作业(解析版).pdf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导学案(教师版).pdf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出师表》分层作业(解析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