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高考政治临考题号押题(山东卷)19题 哲学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卷版).docx

备战2023年高考政治临考题号押题(山东卷)19题 哲学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卷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押山东卷19题

哲学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试要求

考题

考查点

备考策略

哲学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22·山东卷19

(1)

文化传承与创新

近几年高考唯物论和辩证法部分主观试题都以微观考查为主,要求学生对哲学原理要掌握准确,回答问题时原理不能弄错,不能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微观考查的试题对知识的考查往往有一定的层次性,注意把握知识

(2)

整体与部分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21·山东卷18

矛盾的特殊性

的深度,既要回答出原理(是什么)及依据(为什么),还要回答出方法论,还要结合材料进行整合。在复习本专题时,还要注意第三课内容与选择性必修三辩证思维知识的融合。重视对教材中新的知识点的考查,例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社会历史的本质、弘扬劳动精神等。重视自然科学生活,依托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以及认识的发展过程。以经济建设成就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成就分析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及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特别注意在复习中要把本单元的知识与《经济与社会》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政治与法治》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内容相结合进行知识综合。要依托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进程,深化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以改革为主线,将四本必修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近几年文化部分的试题重在对文化素养的考查,试题不是简单的、分散的知识,而是通过材料逻辑,重点围绕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具体实例,对知识进行多维度的横向整合,综合考查对文化自身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运用。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试题,常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等材料设置问题,题目和哲学常交叉命题,命题的思维含量很高。文化不考死板知识,而是用一个线索来穿插,在复习中要打破固化思维,关注设问和材料,把握设问中的逻辑主线和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2021·山东卷19

理想信念

实践及其特点

1.(2022·山东·统考高考真题)真理的力量。

◆铸魂培根。

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中国的先进分子带来了先进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用实践观点赋予了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新内涵……找到了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方向和道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接续奋斗中,点燃了伟大征途上一个个熠熠生辉的精神火炬,激活了中国人民的“家国天下”情怀,唤醒了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基因,并使之成为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同心圆。古老的中华文明重新迸发出强大活力。

(1)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守正创新。

“致广大而尽精微”出自中国古代经典《中庸》,讲的是顺应大本达道、尽心勉力笃行方能化育成事。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2021年12月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了工作的方法论:“干事业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确,重点要明确,战略要得当,同时要把控好细节,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

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再次为我们未来干事创业指明了方法路径,要求我们“致广大而尽精微”。

(2)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分析说明“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古语对新时代青年干事创业的启示。

◆继往开来。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我们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纪伟业,把光荣与梦想写在了历史深处;眺望前方的奋进路……。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继往开来的世纪伟业”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2021·山东·统考高考真题)今日之中国,正如您所愿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在“江山破碎,国弊民穷”的年代,狱中饱受折磨的方志敏,于人生最后时刻以生命写就了“可爱的中国”。他相信,“蛮可爱蛮可爱”的中国。一定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这是方志敏一边和死亡打着照面一面勾勒出来的朗日晴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信仰。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手可摘星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