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会实务】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学思考.doc

【税会实务】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学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学思考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以及博弈论等学科的崛起与迅速发展#8218;给会计研究带来了崭新的视角。文章试图综合运用这些前沿经济学原理#8218;对会计准则的性质及其制定过程作粗浅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8218;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8218;并提出了几点治理建议。

[关键词]会计准则;契约;交易费用;博弈论

在20世纪#8218;经济学领域最引人瞩目的现象莫过于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以及博弈论等学科的崛起与迅速发展。它们不仅为经济学家族注入了新的活力#8218;同时也给会计研究带来了崭新的视角。本文试图综合运用这些前沿经济学原理对当前普遍关注的会计准则问题作粗浅分析#8218;以期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会计准则的性质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8218;企业是各种要素投入者为了各自的目的而联合起来缔结的一种具有法人资格和地位的契约关系的网络。契约是界定缔约各方产权的工具#8218;各种要素投入者作为缔约的一方或权益持有者(区分为剩余索取权的、固定索取权的和混合索取权的三个类别)#8218;必然会尽量攫取自我效用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8218;信息尤其是浓缩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并具有一定经济后果的会计信息至关重要。对于信息资源的占有程度决定着相关利益人的获利大小。

然而#8218;在现实世界中#8218;信息不对称现象始终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信息不对称”#8218;主要是指在市场交易中交易一方比另一方占有更多的决策相关信息。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8218;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将会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而披露一定的信息#8218;以免因信息的完全披露而使自身利益受损#8218;而这必然损害信息劣势一方的利益。具体到会计信息而言#8218;它由管理当局提供#8218;而管理当局拥有会计政策选择的权力#8218;相对于缔约的其他权益持有人而言#8218;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同时#8218;管理当局也是契约的缔约方之一(一般体现为混合权益持有者#8218;即领取固定的工资和额外的红利)#8218;作为理性的经济人#8218;也有强烈的动机去攫取自身的效用#8218;可能利用与其他缔约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特点#8218;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各类会计操纵#8218;人为地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8218;这必然损害企业的其他权益持有者们的切身利益。

为了充分维护自身利益#8218;其他权益持有者们开始尝试制定私人契约来规范管理当局的信息披露。例如#8218;当企业组织形式比较简单#8218;股东人数和债权人人数较少时#8218;拥有剩余索取权的股东可以通过与管理当局订立监督契约来确保其实施外部监督的权利#8218;借以在成本—收益的约束下增加其自身的效用;债权人也可以与管理当局缔结债务协议和附加一些限制性条款以保持其债权的安全性。这些私人契约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维护权益持有者的利益。但是随着公司股票公开上市交易#8218;规模不断壮大#8218;私人契约呈现出日益衰败、无力乃至缺位的状况。因为在上市公司中#8218;大多数股东仅持有小部分企业股份#8218;高额的交易费用使他们不可能要求单独与企业的管理当局订立私人契约以获得外部监督权;如果存在大股东#8218;或许可能对管理当局实施外部监督#8218;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来促使管理当局尽可能地与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8218;通过降低代理成本来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8218;而让小股东享受“搭便车”的好处。但大股东监督管理当局需要高额的成本而小股东却可以坐享其成#8218;在这种状况下#8218;大股东可能会采纳一种既无须巨额交易费用#8218;又可以谋取暴利的方式#8218;就是与管理当局合谋#8218;通过盈余操纵#8218;粉饰企业的经营业绩以欺骗投资者#8218;在获取了较高的股价差额收益后将股票抛售。而当资本市场看穿了企业的“把戏”并在股价上做出反应(股价暴跌)后#8218;中小股东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私人契约的无力与衰败迫使人们制定公共契约来规范管理当局的信息披露#8218;会计准则便应运而生了。

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节约了人们进行会计信息交流活动的费用#8218;减少了会计信息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因选择披露方式不同所形成的机会主义行为#8218;使得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同一经济事项可以形成一个合理可靠的预期#8218;为人们运用会计信息提供了一个有保障的制度框架;同时#8218;政府参与制订的会计准则又具有强制性#8218;在实施中必然会减少交易费用的发生。这是由于政府借助于其本身的权威性#8218;可

文档评论(0)

159****733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