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分析和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多见者,易发生于中年男性。由于跟骨骨折可严重地破坏跟距关节,引起粘连和僵硬,以及骨刺形成和跟骨畸形愈合等,可遗留患足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故在治疗时除了明确骨折类型外,更须着重功能治疗,即早期活动患足和逐渐承重步行,以达到满意的功能恢复,而不宜过分强调骨折块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固定。跟骨为松质骨,血循供应比较丰富,骨不连者甚少见。

病因

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者,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多由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

跟骨结节纵行骨折多为高处跌下时,足跟外翻位结节底部着地,结节的内侧隆起部受剪切外力所致。很少移位,一般不需处理。

(3)跟骨载距突骨折为足内翻跟骨结节水平(鸟嘴形)骨折为跟腱撕脱骨折的一种。如撕脱骨块小,不致影响跟腱功能。如骨折片超过结节的1/3,且有旋转及严重倾斜,或向上牵拉严重者,可手术复位,螺丝钉固定。

(3)跟骨载距突骨折为足内翻

位时,载距突受到距骨内下方冲击而引起,极少见。一般移位不多,如有移位可用拇指将其推归原位,用短腿石膏固定4-6周。

跟骨前端骨折较少见。损伤机制为前足强烈内收加上跖屈。应拍X线斜位片,以排除跟骨前上突撕裂骨折,短腿石膏固定4-6周即可。

接近跟距关节的骨折为跟骨体的骨折,损伤机制亦为高处跌下跟骨着地,或足跟受到从下面向上的反冲击力量而引起。骨折线为斜行。X线片正面看,骨折线由内后斜向前外,但不通过跟距关节面。因跟骨为骨松质,因此轴线位观,跟骨体两侧增宽;侧位像,跟骨体后一半连同跟骨结节向后上移位,使跟骨腹部向足心凸出成摇椅状。

临床表现

依典型的外伤史、足跟疼痛及压痛、足跟淤血宽而扁的畸形以及跟骨向外倾斜呈外翻、外踝下方正常凹陷消失等,不难作出骨折判断。X线片主要是标准侧位及轴位片,

摄轴位片时X线球管应与足纵轴线呈40°角投照,侧位片上从跟骨的前关节突到后关节面画一线再自后关节面到跟骨结节画一线,两线交角称跟骨结节角正常为20°-40°。

病理诊断

足跟可极度肿胀,踝后沟变浅,整个后足部肿胀压痛,易被误诊为扭伤。X线检查,除摄侧位片外,应拍跟骨轴位像,以确定骨折类型及严重程度。此外,跟骨属海绵质骨,压缩后常无清晰的骨折线,有时不易分辨,常须依据骨的外形改变,结节-关节角的测量,来分析骨折的严重程度。

病人有典型的外伤史,患足承重困难和足跟疼痛,局部触痛、肿胀和皮下淤血斑亦多明显。在较严重的压缩骨折时,除可见到足后跟的高度变低和足跟横径变宽以及外踝下部正常凹陷消失外,距下关节话动亦完全丧失。但跟骨周边骨折仅有局部肿胀及压痛,而距下关节活动范围多属正常。x线正、侧、轴位片可明确跟骨的结节关节角和其横径宽度的改变。

检查

影像学表现

跟骨前突骨折。

跟骨结节的垂直骨折。

载距突骨折。

跟骨压缩性骨折。

跟骨粉碎性骨折。[1]

鉴别诊断

跟骨骨折在诊断上最主要是对各种分类进行鉴别。一般分为以下2型:

关节外型指不波及跟距关节的骨折包括:

(1)跟骨后结节骨折:又有纵形骨折横形骨折及撕脱性骨折之分。(2)跟骨前结节骨折:其骨折线穿过跟骨前结节。

载距突骨折:表现为跟骨之载距突呈断裂状,多伴有移位。

结节前方近跟距关节之骨折:实际上此处已波及关节,在处理上应注意。2.关节型骨折视其形态及受损程度等又可分为以下:

舌型(tonguetype)骨折:多系垂直暴力所致。

压缩型(depressiontype)骨折:亦因纵向垂直外力所引起。

残株型(stumptype)骨折:即波及距骰及跟距关节的纵(斜)向骨折。

并发症

粉碎型(crushtype)骨折:多由强烈的压缩暴力所致。

1、跟骨畸形或骨突形成:是最常见的后遗症,当跟骨限局性部位压力增大后,易形成胼胝、疼痛,由于跖侧皮质不平刺激跖筋膜,造成跖筋膜炎而致疼痛。

2、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病人常诉跗骨窦处疼对确诊者可行关节融合术。

3、腓骨肌腱卡压综合征:表现在外踝下方有限局性或广泛性压痛及活动时疼痛易被误诊为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行三关节融合术,而未能解除疼痛可将增生造成卡压的跟骨部分广泛切除并松解肌腱,即可缓解症状。

4、屈趾肌腱粘连爪状趾畸形:见于屈趾及屈肌腱可行肌腱切断或松解术。

5、跟腱无力:因结节关节角减少跟骨结节上移使跟腱相对松弛行走时无力,呈跟足步态可作跟骨截骨术矫正。

6、跟后垫痛:跟垫结构破坏脂肪组织营养不良,痛阈下降。

7、神经嵌压:胫后神经或腓肠神经的跖内、外侧支受压所致。

8、足外翻畸形:跟骨体骨折后其外侧骨块向外移位导致外翻平足可作距下关节融合矫正,或作跟骨截骨术。

治疗措施

9、跟骨感染:常因撬拨复位或切开复位所致严重者可引起跟骨骨髓炎。

骨折可在腰麻下整复,用双手掌鱼际部扣挤跟骨两侧,纠正跟骨体向两侧的增宽,同时在跖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