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研学旅行课程育人体系研究.docx

大运河研学旅行课程育人体系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运河研学旅行课程育人体系研究

【摘要】建立大运河研学旅行课程育人体系不仅是传承大运河文化与精神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文化内外双循环的战略发展需要,还是落实立德树人与五育并举任务的时代发展需要,更是学校育人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探索以“五育并举”与“五观引导”为宗旨,构建大运河文化育人体系及大运河研学课程体系。本研学课程跨越小学、初中与高中三个学段,包含大运河的博物馆研学、历史研学、科技研学、遗迹研学、民俗文化研学等五条路线的内容。

【关键词】大运河;研学旅行;文化;课程体系

大运河研学旅行课程的重要意义

1.承载文化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发展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从中华悠久的历史中走来,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基本精神、基本价值的承载者,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2021年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征求意见稿)》中的课程目标是聚焦学生素养,培养学生形成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少年,其中正确的价值观成为课程育人的重要目标。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出台,要求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如何实现五育融合式、整体式、一体化实施,是中小学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开展研学旅行是实现五育融合的有效方式。

2.学校改进育人方式的需要

北京城市副中心依托大运河而建,大运河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的人文历史基础。当前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大运河文化教育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要为北京市“四个中心”贡献力量,其中加强区域教育教学与文化传承是重要途径与载体,也是重要抓手;二是学校教育教学空间相对封闭,教学资源相对贫乏,导致学生没有机会在真实而又复杂的情境中开展问题探究;三是大运河蕴含丰富的文化资源,但资源空置严重,没有被有效开发,没有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四是部分学校开展了零散走进大运河的学生活动,但研学教育实践活动趋于表面,浅尝辄止,活动呈现零散化、随意化、碎片化的特征,缺少大运河文化育人体系的整体构建。因此,构架大运河文化育人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与过程

1.研究的内容

(1)大运河文化內涵研究;(2)大运河文化教育价值研究;(3)大运河文化育人体系研究。

2.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文献梳理与研学旅行等相关政策分析。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大运河文化育人体系建立,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重点开展:①梳理大运河文化文献64部(篇);②梳理学生综合实践文件与相关政策;③规划构建大运河文化育人机制;④大运河文化研学课程的建设与成果推广。

(2)大运河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立足大运河研学课程资源开发,①采用调查法,针对3200名学生、家长、学校干部教师进行了大运河研学旅行需求调研;②采用现场调查法,走访大运河沿线的博物馆、重要遗址、代表性的闸坝工程、水利枢纽设施等资源点;③把大运河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筛选出具有教育价值、探究意义、创新思想与拓展学生学科知识的教学资源。

(3)大运河文化育人机制的构建。建立高校支持,有关中小学先行实验与试点,区域主导开发大运河文化育人的机制。重点开展以下工作:①构建大运河五条内容不同的研学旅行主线,绘制研学地图,进一步筛选出教育教学资源;②与有关实验学校建立学科联系,开发相关学科融合课程;③实验学校设计出各具特点的研学主题与研学课例;④开发中小学生大运河课程读本;⑤宣传推广,固化研学旅行成果。

(4)成果推广。①通过对24校3037名学生与家长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其对研学课程体系反馈情况;②开展相关实验学校参加的大运河研学课程交流活动,进行成果交流推广;③大运河育人体系研究通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等多家单位,向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进行了成果推广,取得较好效果与反响。

构建大运河文化研学育人机制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体现了天、地、人和谐共生的中华传统哲学,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止于至善”精神的载体。大运河文化育人机制旨在培养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行合一、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大运河文化研学育人机制针对区域教育中的问题,将大运河文化教育纳入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开设基于国家课程的大运河文化与学校学科相互渗透的融合课程、大运河文化研学拓展课程、学校社团活动的个性化发展课程。

大运河文化研学育人机制,是文化主题、区域主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