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课件:专题5 三国至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xVIP

二轮复习课件:专题5 三国至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5三国至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秦汉以来中枢之制的变迁过程:秦朝至汉初:三公九卿制汉武帝:设中朝,尚书令作用开始提升东汉:增强尚书台作用魏晋南北朝: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尚书台改称尚书省隋唐:三省六部制一、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中央行政机构的演变秦:三公九卿制汉:中外朝制隋唐:三省六部制中朝掌决策,架空相权相权一分为三提高效率,加强皇权丞相位高权重结合汉至唐中枢机构的发展趋势,如何理解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理解:(1)中央决策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2)职权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提高办事效率。(3)分散和削弱相权,加强君权。(4)节制君权,皇帝的诏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政事堂三省六部制VS三权分立钱穆《国史新论》:“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是否反映了唐朝中央行政体制民主的特点?为什么?否。理由: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并不是民主的体现,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相反,它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是“皇权专制下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三省进行集体决策,相互制约。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政令,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三省长官都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习题对点训练5.(经典高考题)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A.削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C习题对点训练7.(2022·广东卷,3)下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D二、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1.两级制到多级制年代省数道、路数州数郡(府、国)数县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36不详西汉平帝(1-5年)--13(刺史)1031578东汉顺帝(126-144年)--13(刺史)1051180隋大业五年(609年)---1901255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15道-3281573宋宣和四年(1122年)-26路288(知州)-1234元朝12省183路-971425(注:州、道、路设置初期均为监察区)——摘编自历代《地理志》思考:据上述表格信息及所学,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动”的具体表现。表现:①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②州府等中级地方行政区域不断缩小,行政权力不断萎缩;③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④元朝新增省级地方行政单位。二、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2.地方行政体制——节度使节度使:掌握边镇武力的官员,后来其权力扩大,不仅领兵,而且把持民政与财赋。节度使盘踞一方,在当时被称为藩镇。唐中期以后,设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势力独立性强,削弱中央集权。习题对点训练19.(经典高考题)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D“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典题训练材料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两图,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予以说明。答案解析示例1: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从道和州的分布区域上看,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造成这种差异,是由于南北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汉代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州集中于此。到唐代,南方经济逐渐发展,体现在行政区划上道的分布南北大体平衡。示例2: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的“道”多以山、岭、江、河的东西南北来命名,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示例3:信息:汉代各州范围较大,唐代长江流域各道范围较小。说明:唐代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中央对长江流域控制加强。示例4:信息:与汉代相比,唐代南方地区行政区划明显增加。说明:中央管辖版图扩大,唐代行政区划得到发展。示例5:信息:吐蕃、南诏、流求出现在唐代版图中。说明:汉至唐边疆民族关系有所发展,与中原联系加强,民族进一步交融。示例6:信息:从汉代的交州到唐代的岭南道,所辖范围变化不大。说明:岭南地区社会经发展相对缓慢。三、选官制度的演变思考:从西周时期到

文档评论(0)

水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