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docx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进行子宫全切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回顾了我院分别采取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的患者共94例;其中,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48例,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46例,对两种术式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剖腹治疗组,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不但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手术创伤小,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较少,完成手术之后的恢复较快,住院时间比较短,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不失为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全子宫切除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腔镜技术日趋成熟,妇科手术中腹腔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由于它的创伤小、康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的优点,得到了医患的一致推崇。由于人们盲目的崇拜,往往忽略了腹腔镜的手术风险。本文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施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48例患者和施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4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施行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48例和施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4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48例为腹腔镜组,均为已婚,无生育要求。年龄35~65岁,平均52岁。包括子宫肌瘤24例,子宫腺肌瘤1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例。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46例患者为开腹治疗组,同样均为已婚,无生育要求。包括子宫肌瘤22例,子宫腺肌瘤11例,功能性子宫出血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例。年龄36~64岁,平均49岁。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做宫颈上皮细胞学检查,均排除恶性病变可能并且无其他系统疾病。两组患者相比较在手术指征以及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开腹治疗组均实行传统的开腹手术直视下摘除子宫。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病房置导尿管后送至手术室,取平卧位,碘酊常规消毒后、铺洞巾,取下腹部正中切口。切开腹壁,进行盆腔探查,用血管钳沿宫角夹持子宫两侧,提起子宫及附件。在距子宫附着点2~3cm处,用两把止血钳平行夹住一侧圆韧带,于两钳间剪断,用7号丝线贯穿结扎,对侧同法操作。用两把长弯血管钳靠近子宫角平行夹住一侧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带,在二钳间剪断,用7号丝线贯穿缝扎两次,对侧同法操作。剪开膀胱子宫反折腹膜,用手指沿膀胱筋膜与子宫颈筋膜间的疏松组织,下推膀胱至相当于前穹窿部。钳夹切断一侧子宫骶韧带,7号丝线贯穿结扎,同法处理对侧。分次钳夹切断一侧子宫血管及主韧带,7号丝线贯穿结扎,同法处理对侧。在阴道前穹窿处作一横切口,自切口内沿宫颈环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