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治疗原则.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治疗原则

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

1.3亿。在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及东北五大区,对40岁以上汉族人群5602人的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2.4%(男8.5%,女15.7%)。全球大约有2亿人口罹患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导致骨折。美国绝经妇女中预期有1/4将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60岁以后,妇女每增龄5岁,骨折发生率将增加一倍。欧洲1999年统计资料显示髋部骨折达48.5万余人。美国因骨质疏松性骨折住院治疗者40万人,另有250万人需接受门诊治疗。北欧的瑞典和丹麦,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率与脑中发生率相近。中国张向明等调查60岁以上老年骨折2242例,髋部骨折21.4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2050年,全球半数以上妇女髋部骨折将发生在亚洲。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已成为全球所关注的有关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因与常见部位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并发症。在脊椎骨折与四肢骨折中,脊椎骨折的发生率最高,而且与骨量丢失及微结构破坏密切相关,在体重的重力作用下即可导致脊椎变形、压缩骨折。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且多见于高龄患

者。北京地区对50岁以上妇女的一组调查结果显示,脊椎

骨折的患病率为15%,其中50~59岁组仅4.9%,而80岁以上组高达36.6%,是前者的6倍以上。

肱骨近端、桡骨远端、踝部、髌骨等部位都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好发部位,肱骨近端、桡骨下端骨折约占老年人骨折的1/3。四肢骨折也是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四肢骨折除了与骨量减少、骨松质与骨皮质的结构与物理性能下降有关外,都与外伤因素有关。髋部骨折造成较高病死率及致残率,对老年患者危害最大。尽管老年人髋部骨折几乎都与跌跤有关,但是这种损伤绝大多数属于非严重暴力损伤。视觉、听觉功能下降,神经-肌肉运动系统功能减退,使损伤的机会明显增多。欧洲一个统计资料表明,老年人每年跌倒一次者为30%,跌倒两次者为15%。使用现代技术,可以准确的测定骨密度,根据身高、体

重,可以计算出跌倒时骨骼所受到冲量的大小。对髋部骨

折人群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其股骨颈骨密度,并与所受冲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显著相关。即随着骨密度增加,造成髋部骨折时所需的冲量越大,两者的关系决定着骨折的发生。取骨密度与冲量的比值作为骨折发生的危险系数,为便于计算,将骨密度值扩大1000倍,则髋部骨折的危险系数计算公式为:危险系数(R);BMD×1000/(m?g?h)(BMD为股骨颈骨密度,m为体重,g为重力加速

度,h为身体重心高度:男性为身高的56%,女性为身高的

55%)。

在统计分析中,发现R值为0.251±0.043,小于此值者有髋部骨折的危险。并且在近3a的临床观察发现此计算公式对髋部骨折有良好的预测效果,能及时发现骨折危险人群从而提早治疗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避免骨折的发生。表1各部位骨折愈合时间(周)骨折部位 青壮年 老年

肱骨上端

3~8

4~10肱骨干

4~6

5~8

肱骨下端

2~1

4~6

尺桡骨上端

2~4

4~6

桡骨下端

5~6

6~8

肋骨

2~4

3~6

脊椎骨

10~12

12~14

股骨颈

6~8

8~12

股骨转子间

3~4

4~6

股骨干

8~12

12+

股骨下端

6~8

10~12+

髌骨

6~8

8~10+

踝骨

6~10

10~12趾骨

2~4

4+

骨愈合特点

骨折早期,骨愈合的启动过程与非骨质疏松性骨折相

同,8~12周时骨的吸收仍较旺盛,骨矿化相对较少,胶原

纤维形成不足,骨痂成熟及骨形成迟缓。不同部位骨折愈合时间如表1所示。

骨愈合有如下形态学特征;板层骨形成迟缓;胶原纤维排列紊乱;骨小梁纤细;破骨细胞活跃;软骨性骨痂发育为成熟骨痂迟缓;骨痂质量差。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难点

高龄患者中同时存在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及认知障碍、呼吸功能及肾功能障碍等。高龄高危患者(有两个系统以上并存症者)使治疗增加了复杂性,导致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本院一组439例髋部骨折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1岁,因室内受伤骨折患者平均年龄为76.7岁,60%以上患者同时具有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疾病。

老年人创伤后免疫功能低下,尤其在伤后3周内,

易并发感染性疾病。

经历骨折与手术的创伤,老年人机体代偿功能低下,体能恢复缓慢,康复过程延长。

骨质疏松使骨折部位骨的质量降低,强度变弱,且骨折类型以粉碎性骨折居多,复位及牢固的内固定十分困难,人工材料的植入也易发生松脱而导致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