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班会方案.pdf

预防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班会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班会方案

预防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班会方案(篇1)

校园于我们很多人而言都是美好的回忆,可是对另一部分人而言,却是一段

不堪的记忆,因为他们都曾经历过校园欺凌。近年来,校园欺凌频繁地出现在公

众视野中,一则又一则触目惊心的消息刷新了大家对校园欺凌的认知。什么是校

园欺凌,遇到校园欺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校园欺凌的定义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

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

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

力)。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肢体欺凌:通过肢体动作去恐吓、伤害他人,如暴力推搡、拳打脚踢、抢夺

或勒索财物等。

言语欺凌:通过骚扰、辱骂性语言对他人进行伤害,如当面或背后羞辱、讥

讽、嘲笑、诅咒、起外号等。

社交欺凌:故意离间破坏同学之间的关系,如散播谣言

作为学生,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1、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教育,依法规范自身行

为,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2、谨慎交友,乐于净友,不交损友。

3、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尊重

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4、明辨是非,拒绝不良诱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面对校园暴力侵害时,既要采取机智灵活的

方式斗争,又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预防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班会方案(篇2)

近几年,校园暴力事件在我国大中小学校园内频频发生,各种事实提醒我们,

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保护学生、教师的人生安全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然而是

什么原因滋生了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我们究竟要以何种态度和方法校园暴力

的发生。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到校园暴力发生的几种情况。

1、流浪学生危害校园

一些流浪学生多半是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学校因成绩差而受到歧

视,过早的流入社会和一些不良社会青年混在一起。这些同学一旦自己受了丁点

委屈后便会勾结校外社会青年对其进行报复。

2、性格严重内向

性格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性格内向会导致自己与他人交流产生障碍。同

时,由于与其他同学、老师、家长交流甚少,所有事情全部积压在心里,久而久

之便容易造成看待问题过于偏激,内心压力长久得不到释放,一旦爆发极可能发

生极端冲动的行为。

3、个体因素

其一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偏差,缺乏基本的理想信

念。其二是法制观念的淡薄,法律观念的滞后,遇到突发事件往往容易引发冲动,

产生不理智的行为。

4、地方文化差异与家庭贫富差距

青少年生活在社会转轨的变化时期,市场经济带来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

也使他们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与人相处的能力较差,

容易形成隔阂而又不会化解,久而久之隔阂就会演变成矛盾,甚至变为流血的冲

突。

学校角度看校园暴力防控措施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按照法律规定应当是学校教育的关键与重中之重,这是

学生处于形成正确对社会认知、对行为正确与否判断的关键时期,需要加强了对

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校园暴力问题是阻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

重大问题,只要我们要坚信家长、学校形成合力扭成一股绳子,以整体的力量解

决校园暴力及其深层次的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校园暴力问题

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只要我们坚持完善制度注重实践,未成年

人的健康发展的权利必会得到保护,青年必将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防止校园欺凌,拒绝校园暴力!

预防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班会方案(篇3)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了解校园欺凌的成因及危害,学会预防校园欺凌,掌握应对

欺凌的方法及技巧。

2、能力目标:通过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课堂讨论与

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

关注他人的安全,培养其非欺凌情感及勇敢机智面对校园欺凌的品质。

结合教育内容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本课的重难点分别确定为: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技巧,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难

文档评论(0)

159****23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