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科研机构大数据平台技术要求》编制说明.docx

《智慧科研机构大数据平台技术要求》编制说明.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智慧科研机构大数据平台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一、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

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截至2022年底,我国数据存储量达724.5EB,同比增长21.1%,全球占比达14.4%。其中,2021年我国大数据市场主体总量已超18万家,形成了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企业不断涌现的发展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大数据发展提出多元化的要求,包括“建设科学大数据中心”“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强化算力统筹智能调度,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培育

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

同时,我国已进入数字时代和智慧时代。2021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通篇提到“智慧”词汇高达22次,要求“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特别是在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

医疗、智慧农业、智慧养老、智慧图书馆等方面。

从当前的情况看来,许多科研机构的正常运转,都需要能够结合大量的真实数据信息,才能够不断地优化相关技术研发的进度。一些技术研发的测试过程中,也需要能够获取到大量的数据,如果这些数据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就有可能导致科研机构的正常运转出现失

误。在传统的工作过程中,主要是采取人工的方法来向社会各界获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

这种方法的工作效率十分低,并且成本比较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有可能因为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信息出现失误的情况,这都是对整体科研机构运转的情况极为不利的。将“大数据”与“智慧”相结合,是符合我国科研机构未来发展方向的,可以提高科研的效率和效用。面对科研机构面临的问题及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需求,起草组编制《智慧科研

机构大数据平台技术要求》团体标准。

通过对国内外标准的搜集和整理,现阶段,针对智慧科研机构的概念运用并不广泛,

基本没有涉及智慧科研机构评价大数据平台方面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但是涉及大数据平台的标准相对较多,涵盖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服务、运维、接口、

保障等方面。

二、标准编制原则及依据

3

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要求进行编写。

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在编制过程中着重考虑了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项目背景及工作情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关于开展智慧科研机构大数据平台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立项通知》(中科促标字第0052号),《智慧科研机构大数据平台技术要求》已列入当年编制

计划。

(二)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是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嵊州市档案馆、智慧流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聚合科技有限公司、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参

与起草。

(三)标准研制过程及相关工作计划

为保证本规范制定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标准编制组广泛收集了相关文献资料,包括相关国内国际标准、论文和研究报告等。通过对大量实际工程的调研分析,在对智慧

科研机构大数据平台建设现状及关键问题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编制组开展专题研究,

明确了智慧科研机构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要求。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过程简述如下:

1.前期准备工作(2023年12月1日~2023年12月5日)

确定编制组成员、编制计划。编制组开展行业内现状的调研及分析,总结研究成果,

起草编制大纲及规范初稿。

2.完成标准草案(2023年12月5日~2023年12月20日)

编制组进行标准编制启动会,会议宣布标准编制组成立,讨论并修改确认标准大纲的

内容,根据各参编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按章节分配编制任务,并完成标准草案。

3.形成标准讨论稿、编制说明初稿(2023年12月~2024年2月)

编制组成员根据标准大纲的要求,结合各自工作的实际情况,编制标准的相关章节内

容,并通过多次线上会议讨论,形成标准讨论稿、编制说明初稿。

4.标准的意见征求稿讨论会(2024年3月)

4

召开所有参编单位及参编人讨论会,编制组成员充分讨论,对标准的讨论稿初稿提出

进一步修改的意见和建议。

5.标准研讨会(2024年4月)

再次召开标准研讨会,会后形成团体标准、编制说明意见征集稿。

6.意见征集稿网上公开征集建议(2024年5月)

最终形成的标准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