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六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

2024年北京市六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北京市六区高三二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

一、文言文阅读

(2024·北京东城·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今朝廷法严令具,无所不有,而臣以谓无法度者,何哉?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孟子曰:“有仁心仁闻而泽不加于百姓者,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故也。”以孟子之说,观方今之失,正在于此而已。

夫以今之世去先王之世远,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不一,而欲一修先王之政,虽甚愚者犹知其难也。然臣以谓今之失患在不法先王之政者,以谓当法其意而已。夫二帝、三王【1】,相去盖千有余载,一治一乱,其盛衰之时具矣。其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亦各不同,其施设之方亦皆殊,而其为天下国家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臣故曰:当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乎先王之政矣。

虽然,以方今之势揆之,陛下虽欲改易更革天下之事,合于先王之意,其势必不能也。以方今天下之人才不足故也。

臣尝试窃观天下在位之人,未有乏于此时者也。夫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臣又求之于闾巷草野之间,而亦未见其多焉。岂非陶冶而成之者非其道而然乎?臣以谓方今在位之人才不足者,以臣使事之所及则可知矣。今以一路【2】数千里之间,能推行朝廷之法令,知其所缓急,而一切能使民以修其职事者甚少,而不才苟简贪鄙之人,至不可胜数。其能讲先王之意以合当时之变者,盖阖郡之间往往而绝也。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臣故曰:在位之人才不足,而草野闾巷之间亦未见其多也。夫人才不足,则陛下虽欲改易更革天下之事以合先王之意,大臣虽有能当陛下之意而欲领此者,九州之大,四海之远,孰能称陛下之指,以一二推行此,而人人蒙其施者乎?臣故曰:其势必未能也。孟子曰:“徒法不能以自行。”非此之谓乎?

然则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今之天下,亦先王之天下。先王之时,人才尝众矣,何至于今而独不足乎?故曰:陶冶而成之者,非其道故也。

(取材于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注释:【1】二帝、三王:二帝指唐尧、虞舜,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2】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相当于现代的“省”。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故也??????????法:效法

B.以方今之势揆之???????????????????揆:考察

C.而吏辄缘之为奸???????????????????缘:凭借

D.孰能称陛下之指???????????????????称:称道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有仁心仁闻而泽不加于百姓者/而其为天下国家之意

B.以孟子之说/非此之谓乎

C.夫以今之世去先王之世远/以臣使事之所及则可知矣

D.虽甚愚者犹知其难也/其意虽善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盛衰之时具矣

其间盛世和衰世都有

B.嚣天下之口

使天下人议论纷纷

C.未有乏于此时者也

没有人在这个时代穷困

D.徒法不能以自行

只有法令(而没有执行的人,法令)自己不能发生效力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的法令虽然详备,却大都与先王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合。

B.虽时移世易,但效法先王的具体政策在当时仍然非常必要。

C.解决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是改革国家弊政中最紧迫的事。

D.只有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法,才可使朝野人才得以充盈。

5.王安石认为变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请根据第四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

(2024·北京西城·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史公叙帝王则曰“本纪”,公侯传国则曰“世家”,公卿特起则曰“列传”,此其例也。其列孔子为世家,奚其进退无所据耶?孔子,旅人也。栖栖衰季之世,无尺土之柄,此列之以传宜矣,曷为世家哉?岂以仲尼躬将圣之资,其教化之盛,舄奕万世,故为之世家以抗之?又非极挚之论也。夫仲尼之才,帝王可也,何特公侯哉?仲尼之道,世天下可也,何特世其家哉?处之世家,仲尼之道不从而大;置之列传,仲尼之道不从而小。而迁也自乱其例,所谓多所抵牾者也。

(宋·王安石《孔子世家议》)

人谓太史公为孔子立世家非是,盖以为论道德则孔子为帝王师,不当在诸侯之列;语其位则孔子未尝有封爵,不当与有土者并。是大不然。盖方汉之初,孔子尚未有封号,而太史公逆知其必当有褒崇之典,故遂为之立世家。夫有土者以有土而世其家,有德者以德而世其家。以土者,土去则爵夺;以德者,德在与在。今观自战国以后,凡有爵土者,孰有能至今存耶?则世家久,莫有过于孔子者。《史记》又以孔门七十二弟子与老子、孟子、荀卿并列为传,则其尊之至矣。孰谓太史公为不知孔子哉。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一》)

王荆公讥史迁不宜列孔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97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十年深耕,专业只为中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