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优质课公开课奇妙的对联 (5).pdf

高中语文优质课公开课奇妙的对联 (5).pdf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殿堂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领略

对联的无穷魅力。

2、能力目标:做对联练习,在对联写练活

动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

力。

3、情感目标: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趣联导入

郭沫若少年进的私塾设在一座

古庙里。有一次,他和同学偷吃了

和尚种的桃子。和尚责怪老师管教

不严。老师很恼怒,出了一副对子

的上联,挖苦偷桃的学生:“昨日

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并声称

对出下联者免罚。郭沫若一听便说: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掀起你的盖头来

——走进对联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楹,

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的柱

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对联是独立于诗

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对

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

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对联大体可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

类、谐讽类、行业类等。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

嘉新

最早的对联

节年

号纳

长余

春庆

对联的特点

认真观察下面几则对联,说说对联的

特点要求。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和风吹柳绿,细雨润花红。

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

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

对联要求一:字数要相等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对联要求二:用字不重复

和风吹柳绿,细雨润花红。

“和风”对“细雨”,“吹”对“润”,“柳绿”对“花

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重复。

对联要求三:词性要相同

•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

“拳”对“脚”,

拳——名词;脚——名词。

“打”对“踢”,

打——动词;踢——动词。

对联要求四:内容相关结构相当

•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

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

成佳偶——动宾结构

结良缘——动宾结构

停顿相同,结构相当

对联要求五:仄起平收

书山有路勤为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海无涯苦作舟(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阴平、阳平二一

仄:上声、去声(入声)四三

六五

分不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

明论

上联末句尾字用仄,

下联末句尾字用平。

对联规则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上下两句字数等,

文档评论(0)

初中高中试题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高中试题资料大全,欢迎下载使用!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