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基础知识.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调剂基础知识

中药调剂的概念

是指中药调剂人员根据医师处方要求,按照配方程序和原则,及时准确地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成供患者使用的药剂发售的一项操作技术。

中药处方的结构

前记。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正文。是处方的重要部分,以Rp或R(拉丁文Recipe“请取”的缩写)标示,分列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中药饮片处方应分列饮片名称、数量、煎煮方法和用法用量。

后记。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中药处方的结构

正文

后记

处方的通用名称

正名。一般以《药典》收载的药品名称为“正名”,一味中药只能有一个“正名”。

别名。除正名以外的名称,习称为“通用名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别名”。如:大芸与肉苁蓉、甘草与国老、三七与田三七、延胡索与元胡、山萸肉与山茱萸

处方的通用名称

处方全名。一般在中药正名前冠以说明语而构成中药的处方全名。

1.要求产地的

如:川芎、广陈皮、云茯苓、怀牛膝、辽细辛、杭白芍

2.要求采收季节的

如:绵茵陈、冬霜叶、冬天麻

3.要求形状特征

如:全当归、当归头、花槟榔

处方的通用名称

4.要求净制加工

如:光杏仁、明天麻、枣皮

5.要求炮制的

如:炙黄芪、焦山楂、炮山甲、法半夏、炒栀子

6.要求体质的

如:枯芩、嫩桑枝、嫩钩藤

7.要求陈新

如:陈皮、鲜姜、鲜地黄

处方的通用名称

书写不规范名称。由于地区或医师处方习惯不同,还有另写别名或简化名、简别字名,如“枝子”、“牛夕”等。

并开药名。将2-3种疗效基本相似或协同作用的饮片缩写在一起构成的并开药名。

如: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

赤白芍(赤芍、白芍)

二地(生地黄、熟地黄)

二冬(天冬、麦冬)

中药处方应付

1.中药别名应付。

大黄-川军、锦纹、庄黄

川楝子-金铃子

肉桂-玉桂

决明子-草决明

淫羊藿-仙灵脾

中药处方应付

2.并开药名应付。

如:二冬、二地、焦三仙、二丑

3.炮制品应付。

处方炮制品的应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当医师在处方上写明药物炮制品的名称时,才付给炮制品种,若只写药物名称,而不写炮制品的名称,则付给生品。如写栀子给栀子,写炒栀子给炒栀子;写黄连、川连、味连、云连、雅连均付黄连;写酒黄连付酒黄连;写姜炙黄连付姜黄连;写吴茱萸炒黄连付萸黄连。

另一类药物则不论只写药名或写炮制品名,均付给炮制品;如果因病情需要而要用生品,则要在药名前面另加“生”字。如草乌给制草乌、川乌给制川乌、天南星给制天南星、附子给炮制附子、麦芽给炒麦芽;生麦芽给生麦芽;乳香给制乳香;生乳香给生乳香;天南星给制天南星、何首乌给制何首乌

中药处方应付

4.药物数量关系的给付

处方药名书写常见有:“各”、“并”、“全”等

如:生熟地各、生熟地并、全当归、全瓜蒌

处方脚注

中药处方脚注,是指医师在开写处方时常在某个药的旁边(通常在其右上角或左下角)作简明的注解。调剂人员必须按照处方要求进行处理,有时虽然医师处方未加注明,也应按照付药常规进行处理。

脚注的内容一般包括炮制方法,煎法,服法等。如大黄后下、阿胶烊服、杏仁碎等。

处方脚注

1、先煎。先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溶解度,降低或缓解药物毒性,充分发挥其疗效。

(1)矿石类、贝壳类、动物角甲类饮片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20分钟,再与它药同煎。

(2)某些有毒饮片可先煎1~2小时,达到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如附子、川乌有毒,均应先煎。

处方脚注

2、后下。后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药物因煎煮时间过久,所造成的成分散失。

(1)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煎煮时间过久,以免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如大黄、薄荷、砂仁。(2)含有久煎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也需后下,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10~15分钟入煎即可。如钩藤。

处方脚注

3、包煎。包煎即把药物装在纱布袋中煎煮。

(1)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在煎煮过程中易粘糊锅底,宜包煎。如车前子、葶苈子。

(2)富含绒毛的饮片宜包煎,以免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覆花、辛夷等。

(3)花粉等微小饮片因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煎煮时宜包煎,避免漂浮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如蒲黄、海金沙、蛤粉、六一散等。

处方脚注

4、烊化(熔化)。一些胶类,蜜膏类中药不宜与群药同煎,以免煎液黏稠而影响其他有效成分的煎出及结底糊化。可将此类药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熔化后一起服用。也可将此类药置于容器内,加适量水,加热溶化或隔水炖化合,再对入群药煎液中混匀分服。如阿胶、鹿角胶、龟胶等。

处方脚注

5、另煎。一些贵重中药,为使其有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恋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