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人,著名诗人。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与志趣。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人物传记,是对人物的生平和主要事迹的叙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这种文体主要特点是实事求是,没有夸张。本文与一般的传记有什么不同之处?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译文什么地方。许:处所详细地知道文中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现在指:1、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2、了解情况不深入。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意旨。喜欢、特殊的爱好。亲戚朋友。亲:亲戚。旧:旧交、旧友。有时往、到就希望、愿望不曾挂心、在意冷清的样子安然自若的样子过完自己的一生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战国时齐国的隐士。忧愁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此人,指五柳先生。辈、同类酒杯译文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好读书,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性嗜酒,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不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先生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世风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表现了他卓而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1.“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是什么?读书(“好读书”)饮酒(“性嗜酒”)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3.五柳先生有三大志趣(兴趣爱好)?4.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读书目的是为了得到精神愉悦,不为追求名利,表现出他不慕荣利、率真自然。“不求甚解”文中含义:读书只求领会意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今义: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5.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明确: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这是他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6.作者常写文章,目的是什么?明确:五柳先生才华出众,著文章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得官禄,而只是“自娱”,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出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人物形象。7.赞语中的哪句话和传文中的“不慕荣利”相照应?“不汲汲于富贵”8.学者钱钟书说此文“‘不’字为一篇眼目”,全文哪些句子或短语中用到了“不”字?请同学们找出来?它们有什么作用?明确:语句见课文作者言“不”,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8、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五柳先生传传文赞语名号来历:性格:生活:志趣:宅边有五柳树。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照应:“不慕荣利”照应: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照应:“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主旨:文章从思想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精品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心扑在教育上,换的桃李满园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