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高新中学、安中高新分校2024届高三5月模拟预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VIP

陕西省安康高新中学、安中高新分校2024届高三5月模拟预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届高三5月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追求人伦之极致

孟子关于“规矩”的讨论,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离娄》开篇所言:“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在《春秋繁露·楚庄王》中,董仲舒将这段话演绎为:“虽有巧手,弗修规矩,不能正方圆。虽有察耳,不吹六律,不能定五音。虽有知心,不览先王,不能平天下。然则先王之遗道,亦天下之规矩六律已。”孟子认为,诸侯在表面上具备“仁心”与“仁闻”,主观上也具有平治天下的愿望,但是未能实质性地增进人民福祉,究其原因是未能像尧舜一样广施仁政。一直视圣人为“百世之师”的孟子,正是通过将规矩与先王仁政之道进行类比,凸显圣人政教的典范意义。

不仅在政治领域,孟子还重点在个人修身领域以“规矩”譬喻,主张追求圣贤境界。对“人”的定位是孟子思想体系的逻辑出发点。一方面,孟子通过“人禽之辨”强调人相较禽兽而言具有仁义礼智四端之心,因此人能过有道德的生活,从而突出了人之为人的绝对优越性。另一方面,孟子说:“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规矩象征着一种极致。如果说规矩是方圆的极致,那么圣人就仿佛规矩一样,不仅是人伦之至者,更是仁义礼智之德的最具足者,人应当向着这种极致努力。孟子素来主张“圣人,与我同类者”“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圣我之辨”,说明每个人皆与圣人同类,从而彰显了人在追求成圣成德方面的普遍平等性。孟子的“主体定位观”,揭示了人存在于禽兽与圣人所构成的两极张力之间。因此,如何避免沦为禽兽,并朝向圣人境界不断努力,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课题。

在孟子看来,道德境界的养成,其根本动力是个体内心对仁义之道的孜孜以求与躬行践履。孟子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如果说工匠的法度是规矩,那么学者的法度则是仁义之道。问题在于,下学的外在规矩准则可以通过传授而实现普及化,上达的仁义之道却并不能通过简单的技巧来传授,而全在于个人体悟。正如东汉时期孟学大家赵岐所说:“规矩之法,喻若典礼,人不志仁,虽诵宪籍,不能以善。”一个熟谙规矩法度却心怀叵测的人也会作出不善之举。孟子正是通过规矩之喻鼓励人们为学求道,行善为仁,培养理想道德人格。与依赖外力相比,最根本的是要靠自身去找寻,付诸行动,永不懈怠,方能有所收获。职是之故,孟子主张通过扩充四端、居仁由义、养浩然之气等修养工夫,使得个体所本具仁义之心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那样,渐次扩充开去。人与禽兽的“几希”之别逐渐扩大,人与圣人的差距也逐渐缩小,最终使得浩然之气“塞于天地之间”,挺立起道德主体的圣人气象。

(摘编自钮则圳《孟荀哲学中的“规矩”譬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在《离娄》中关于“规矩”讨论,为人所熟知,具有圣人政教的典范意义。

B.孟子的学说对后代学者的影响,有从政治角度演绎的,有从道德角度解说的。

C.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尧舜一般的圣人,都可以追求成圣成德,因此是平等的。

D.孟子认为工匠的法度可以通过传授而普及,然而学者的法度全在于个人体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通过将孟子《离娄》与董仲舒的观点进行比较,点明孟子的观点更具合理性。

B.文章第二段引用孟子的话论证了“人禽之辨”以及人之为人的绝对优越性。

C.文章第三段论述了如何培养理想的道德境界,扩大与禽兽之别,缩小人与圣人之别。

D.文章采用分总的论证结构,主要从政治领域和个人修身领域两个角度论证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想要实质性地增进人民福祉,表面上具有“仁心”是不够的,还要做到广施仁政。

B.孟子认为人存在于禽兽与圣人的两极张力之间,每个人都应朝圣人的境界而不断努力。

C.若人对仁义之道孜孜以求并躬行践履,培养理想道德人格,也有养成较高道德境界的可能。

D.一个人熟谙规矩法度却心怀叵测,也会做出不善之举,这强调了内因与外力的重要性。

【答案】1.C2.C3.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C.“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尧舜一般的圣人”错,原文“人皆可以为尧舜”,是说每个人皆与圣人同类,都可以通过追求成圣成德,达到尧舜的境界,而不是每个人都是尧舜一般的圣人。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A.“通过……比较,点明孟子的观点更具合理性”理解错误,原文并未比较二者谁更具合理性。

B.“论证了‘人禽之辨’以及人

文档评论(0)

勤劳的小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