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题带答案-人教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题带答案-人教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

第PAGE1页共NUMPAGES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题带答案-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知识点回顾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1.形式: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2.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传声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3.声速: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m/s。(v固体

4.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利用:回声定位、声呐;回声测距离:s=v?12

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1.以下情景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A.被敲击的水瓶 B.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C.振翅飞行的蝴蝶 D.关闭的收音机

2.在图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缓慢接触用细线挂起的乒乓球,乒乓球会反复被弹开,利用这一实验可以研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声音传播的快慢

3.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

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

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

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

4.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如图所示,声音在哪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最慢()

A.空气 B.水 C.尼龙 D.冰

5.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不做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儿回答路人询问的声音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

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

C.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6.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

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要能区别自己的相手中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人离高墙的距离至少是()

A.17m B.170m C.34m D.340m

8.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二、填空题

9.敲击音叉,将叉股插入水中,观察到溅起了水花,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如果宇航员在月球上敲击音叉,他(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10.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和“三音石”都利用了声音的原理。

11.“南水北调”中线源头起源于我省南阳市的丹江口水库,该水库鱼类资源丰富,其中三宝之一的翘嘴鲌鱼每到傍晚就会到水面捕捉小鱼并发出很大的响声,当地人把这种现象叫做“炸水”,这种“炸水”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并通过传入渔民的耳朵。

12.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处多次成功潜入底部,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在大洋万米深处的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0m/s。

13.雨天,我们听到轰隆隆的雷声是通过传入人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m/s,小明看到闪电后约10s听到雷声,小明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m(不计光的传播时间)。

三、实验探究题

14.如图所示,将一只启动了的小电铃放在连通着抽气机的玻璃罩内: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会发现;

(2)抽气机工作一定时间后,玻璃罩内真空(选填“成为”或“接近”),仔细听电铃的声音也听不见;在上述实事基础上推理,可以知道如果在真空中则不能传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