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课堂笔记.pdf

西北大学课堂笔记.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20级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思想史

课堂笔记

题目:中国传统文化

学生姓名石成树

学号2020xxxxx

授课教师xxx老师

院系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业城市规划

年级2020级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20级城市规划

第一节中国传统建筑思想史

开篇:大惠老师问到:思想是什么?——思想是认识的主体

1、建筑思想——中国借鉴西方?

2、中国的建筑思想开始于(营造法式)

中国的建筑思想是中国土壤培育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质的思想

3、每个时期的思想或者建筑思想都必须与当代的、当时的科学技术相适应。

4、环境分为:人为环境。自然环境

中国的建筑思想自古以来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

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1)中国从原始社会开始

(2)西方开始注重建筑或者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与上世纪或者晚于中国

注:卜宅相地

1840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840年以前是中国传统社会

1840年以后是中国现代社会

5、五四运动具有先进性,但是却是对传统文化的颠覆,对文化具有极大的破坏

性,甚至想抛弃汉字这种说法。

6、两门学问:1、文化——人文

2、生态——自然

第一章:中国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1、辩证唯物主义: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2、阴阳五行:阴阳运动是物质的基本规律

五类:金、木、水、火、土

主要矛盾:阳次要矛盾:阴

运动:生克制化

“易”——易经:事物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问

“形而上学”——事物是孤立静止的

2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20级城市规划

“形”——建筑或者城市,具有具体形态的东西,也可认为是物质的

“而”——表示转折,递进——最远可追溯到甲骨文,呈现鱼骨的形状。

“形”也可表示——气或者道

中国人认为最大的形是—“天”

“天”代表道,“天”——天性,民以食为天

一切的自然

最复杂的形——“人”,“天人”

“气”地气

“脉”:气运行的路径

“穴”穴位,针灸学

(二)文化

1、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劳动成果的结晶

人类对美的向往

中国传统文化受佛教和道教文化的影响

现代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2、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特征:

(1)“和”“中”:五行平和,恰到好处。先和才能中—只有两个和善的人才

能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

“和”的三种关系:人与人要和人与物要和物与物要和

“中心”主要中心,次要中心。也可映射到对古代中国城市具有重要影响的《周

礼;考工记》,城市的建设有层次。有尊卑,等级。

(2)“易”—变化—人和事物变化的规律

“建筑”—气候的变化

“易”不同的地貌特征应该有不同的建筑形式。因地制宜,这里也讲到了人与自

然的关系,也与上面提到的“和”的三种关系中的“物与物要和”建筑与自然地

形要和。

(3)“雅”—富含美学规律

汉服:漂移的感觉,与自然的某些规律类似,有风衣服才会漂起来,这里也暗示

3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20级城市规划

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密不可分。

旗袍:突出女性身材的美。

中国人的追求:类似舞蹈,内涵,内敛—然而又是释放天性的。

中国建筑从藏到雅。

(4)“善”:相同等级的人之间相处友善。

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特

文档评论(0)

规划师石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综合整治、城乡规划考研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