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2023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新中考)二模试卷.pdfVIP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2023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新中考)二模试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2023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新中考)...

莲花,又名荷花、水芙蓉、泽芝、菡萏等,是历代文人墨客歌咏描绘的对象。如北宋周敦颐就有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赞赏莲花的洁身自好、纯洁无xiá。

(一)莲文化的形成

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莲的“好”,如在仰韶遗址出土的距今5000多年的两粒炭化莲子就是有力的物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

中,莲不断地被赋予含义,逐渐形成了“莲文化”。莲花凭借风姿绰约、冰清玉洁的形象,深入人们的精神世界。

(二)莲文化的发展

西汉时期,乐府歌辞逐渐盛行,其中出现了众多优美的采莲曲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为《采莲曲》(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

妇》)等,歌舞者衣红罗,乘莲船,执莲花,载歌载舞,后来《采莲曲》成为我国广大人民喜爱的民间传统歌舞。

(三)莲文化的兴旺

隋唐以后,有关莲花的诗词、绘画、雕塑、工艺等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莲花凭借它的清雅色彩、绰约风姿进入了私家园林。尤其

贞观之治后,由于莲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工艺美术家创作的灵感来源。如瓷器、铜镜等的装饰采用莲花纹;金银器上,尤

其是盘子边缘,会饰以富丽的莲瓣纹。明清的木版年画会采用“连(莲)生贵子”“连(莲)年有余(鱼)”等吉祥图案来表达人们的美

好愿望。在我国的艺术绘画史上,关于莲花的艺术精品更是层出不穷。如南宋吴炳的《出水芙蓉》,生动细腻地刻画出了莲花清

新脱俗的气质。

(四)文化意象

莲是我国古典文学的重要题材,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以莲喻人这样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文人墨客对有象征意味的事物都非

常喜爱。

1.阅读以上两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xiá()韶()

2.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一些成语,请写出三个。

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盛行:

载歌载舞:

4.根据对联知识及文段内容,从以下句子中选出一副与莲有关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

①污泥不染千重碧②冷月和诗上桂冠③疏影横斜水清浅④暗香浮动月黄昏

⑤清霜共酒飞菊盏⑥虚怀若谷住人间⑦高风亮节立天地⑧真水长浮一派香

上联:下联:

5.下面从以上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A.莲花凭借风姿绰约、冰清玉洁的形象,深入人们的精神世界。

B.西汉时期,乐府歌辞逐渐盛行,其中出现了众多优美的采莲曲谣。

C.由于莲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工艺美术家创造的灵感来源。

D.在我国的艺术绘画史上,关于莲花的艺术精品更是层出不穷。

6.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具有象征意象的诗文,填空。

作者题目批注诗文

①体现了作者不追逐名利而自得其乐的精神,以及对官场生活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的鄙弃之情。无案牍之劳形。

②《一语双关,借《折杨柳》曲子,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

李白,

》情。

借饱受摧残,芳香如故的梅花,表现诗人身处逆境却绝不媚④,

陆游《卜算子·咏梅》

俗的高尚品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mm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投标方案技术文件可在此私信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