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齐鲁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VIP

2024届山东省齐鲁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2

2024届山东省齐鲁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学业质量联合

检测历史试题

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江苏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的145座墓葬中,石斧、石锛,石凿等生产工具在男性墓葬中共发现了28件,在女性墓葬中只发现了6件;纺轮都出自女性墓中。这说明当时()

A.手工制造技术高超 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国家形态初步具备 D.社会分工已经出现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根据材料“石斧、石锛,石凿等生产工具在男性墓葬中共发现了28件,在女性墓葬中只发现了6件;纺轮都出自女性墓中”可知,在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中,生产工具在男性墓葬和女性墓葬中具有明显的差别,据此可以得出社会分工已经出现的结论,D项正确;受生产力水平影响,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并不高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阶级分化,排除B项;国家形态的出现标志如监狱、刑法、城市、军队等暴力机器的出现,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

2.东汉时期,鉴于世人传抄的儒家经典多有讹误,议郎蔡邕奏请皇帝批准,把《易》《书》《诗》《礼》《春秋》等刻在石碑上,为人们提供经书的正确版本。此举在当时有利于()

A.造纸技术普遍推广 B.五经被各险层认同

C.民众传承传统文化 D.儒学复兴运动发展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东汉时期,鉴于世人传抄的儒家经典多有讹误,议郎蔡邕奏请皇帝批准,把《易》《书》《诗》《礼》《春秋》等刻在石碑上,为人们提供经书的正确版本”可知,鉴于世人传抄的儒家经典多有讹误,议郎蔡邕把部分儒家经典刻在石碑上,为人们提供经书的正确版本,这有利于当时民众传承传统文化,C项正确;材料中“刻在石碑上”无法说明汉代造纸技术推广的状况,排除A项;五经被各阶层认同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儒学复兴运动兴起是在唐朝,排除D项。故选C项。

3.唐开元年间,扬州刺史赵匡在《举选议》中言:“(朝廷)收入既少,则争第急切,交驰公卿,以求汲引,毁髻同类,用以争先……势使然也。”这反映了当时()

A.门阀士族垄断了科举制度 B.官僚贵族分享取士的权力

C.科举制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D.选官制度维护了皇权稳定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唐朝。根据材料“争第急切,交驰公卿,以求汲引”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官僚贵族在举荐取士上有很大权力,所以求人荐举蔚然成风,这反映了大官僚贵族势力集团仍然对选官制度有较大影响,B项正确。科举制的设立已经打破了门阀士族对选官的垄断,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统治基础,排除C项;材料和皇权稳定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如表为宋神宗元丰年间丝织品(万匹)和丝绵(万两)租税额和上供额的数据(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地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其中两浙路

租税额

37.39(万匹)

48.48(万匹)

23.28

?

38.06(万匹)

50.42(万匹)

25.01,

丝绵

35.55(万两)

52.64(万两)

21.71

上供额

27.11(万匹)

72.16(万匹)

30.79

?

18.32(万匹)

81.21(万匹)

26.46.

丝绵

5.12(万两)

94.88(万两)

68.17

A.丝绵是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 B.丝织业重心呈现南移的态势

C.南方纺织技术水平超越北方 D.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蓬勃发展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神宗(中国)。据本题材料表格信息可知,长江流域的丝织品和丝绵的租税额和上供额均多于黄河流域,反映出当时北宋丝织业重心南移的基本态势,B项正确;材料仅涉及丝绵和丝织品的租税额和上供额,不涉及其他类型的赋税,无法说明丝绵是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租税额和上供额,而不是纺织技术,排除C项;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