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四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四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3

江苏省江阴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距今约6000—5000年,龙的形象分别出现于黄河中游、长江下游和西辽河流域,由此形成了以龙的形象为代表的各地区在原始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共同性。这体现了()

A.手工制作工艺的多元并立 B.区域文明的交流与互动

C.母系氏族社会的辉煌成就 D.中原文化的扩散与创新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约6000—5000年(中国)。据材料“龙的形象分别出现于黄河中游、长江下游和西辽河流域,由此形成了以龙的形象为代表的各地区在原始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共同性”和所学可知,龙的形的起源是多样的,各具特色,但是却最终形成共同原始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相聚数千里之遥却存在相似因素,体现了当时中华大地各区域之间存在着信息交流与互动,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多元一体的趋势,而非并立,排除A项;母系氏族社会的时间是距今约5500至一万年前的时间内,距今约6000—5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时间不符,同时龙作为图腾崇拜的形象不是社会辉煌成就的表现,排除C项;中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材料还涉及长江下游和西辽河流域,龙的形象也不是中原文化扩散与创新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B项。

2.有学者认为,自公元前3000年来,在东南的“中原”与西北的“草原”这两个气候、经济、文化截然相反的地理单元中间有个“中国弧”区域。在其西侧,古代文化的发展步伐与欧亚大陆中心地区趋同;在其东侧,古代中国呈现着独立的发展特色。“中国弧”()

A.体现华夏文明的独立发展 B.隔绝了农耕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C.表明文明的类型取决定于地理环境 D.使区域文明融合交流成为可能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中国弧”区域是东南“中原”区域与西北“草原”区域的交融区,由此可见“中国弧”为区域文明融合交流提供了可能,D项正确,“中国弧”使区域文明融合交流成为可能,“华夏文明的独立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体现农耕与游牧文明的交流而非隔绝,排除B项;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不是“决定性”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3.湖北沙洋城河遗址是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考古人员在该遗存不仅发现了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筑等重要遗迹,还出土了象征权力的玉钺和石钺、象牙器以及大量磨光黑陶等遗物。这可说明,该文化遗存时期()

A.受到北方文化影响 B.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

C.开始出现阶级分化 D.建立了强大部落联盟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中国。据题意可知,该遗存不仅发现了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筑等重要遗迹,还出土了象征权力的玉钺和石钺、象牙器以及大量磨光黑陶等遗物,这说明该遗址生产力水平和经济都有了明显发展,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项正确;仅仅根据材料无法得知是否受到北方文化影响,排除A项;“开始”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建立了强大部落联盟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4.东周时期,晋、魏两国都曾尝试追认和承袭夏代的政治名位。晋平公曾经举行夏代郊祭礼仪以祭祀鲧(禹之父),魏惠王以夏代的后继者自居,称夏王,乘夏车,迁夏都,以天子之礼自居。据此可知此时()

①夏代礼仪制度复兴②宗教神权观念盛行

③宗法分封制度瓦解④诸侯争夺天下正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时空是东周时期的中国。材料“东周时期,晋、魏两国都曾尝试追认和承袭夏代的政治名位”体现的是礼崩乐坏,王室衰微,③符合题意;材料“魏惠王以夏代的后继者自居,称夏王,乘夏车,迁夏都,以天子之礼自居”体现的是分封制受到冲击,诸侯争夺天下正统,④符合题意;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夏代礼仪制度复兴的说法不符合史实,①错误;材料未涉及宗教神权观念盛行的说法,②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5.孟子主张“仁政”,将道德标准建立在利益追求之前,并以鱼与熊掌为例,宣扬舍生取义;商鞅主张“耕战”,并以实利的诱惑、严密的法制和严厉的刑罚将人民强行导向务农与作战。二人的主张均蕴含了()

A.儒法思想融合的趋势 B.“存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