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圃长期性监测技术规范.pdf

水稻稻瘟病圃长期性监测技术规范.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广东省水稻稻瘟病圃长期性监测技术规范广东省水稻稻瘟病圃长期性监测技术规范旨在指导和控制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发展本规范详细规定了水稻稻瘟病圃的设置要求,以及稻瘟病菌小种群体致病性变异水稻生产主导品种抗病性变化等的监测方法本规范适用于广东省水稻稻瘟病圃进行稻瘟病菌小种群体致病性变异水稻生产主导品种抗病性变化等的基础性长期性监测本规范还包括了稻瘟病的研究对象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指标和结果等详细内容,并参考了相关文献资料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水稻稻瘟病虫害的发生

水稻稻瘟病圃长期性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稻瘟病圃的设置要求;在稻瘟病圃进行稻瘟病菌小种群体致病性变异、水稻生产

主导品种抗病性变化等的监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在广东省水稻稻瘟病圃进行稻瘟病菌小种群体致病性变异、水稻生产主导品种抗病性

变化等的基础性长期性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44/T2388水稻品种(系)稻瘟病室内和田间抗性鉴定与评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稻瘟病riceblast

由无性型真菌稻梨孢(无性态:Pyriculariaoryzae;有性态:Magnaportheoryzae)所致的水稻病害。

主要包括叶瘟、穗瘟。

3.2叶瘟leafblast

水稻三叶期后至分蘖盛期,稻苗叶片上发生的稻瘟病,由病菌侵染水稻叶片引起圆形、椭圆形或梭

形病斑,严重时使植株枯死。

3.3穗瘟panicleblast

水稻抽穗后至成熟期,穗颈、枝梗和谷粒发生的稻瘟病,由病菌侵染稻穗致白穗,或增加空秕率,

降低千粒重。

3.4田间自然诱发病圃naturalblastnursery

在稻瘟病常发、重发区设立的通过田间自然诱发方式进行水稻苗期和成株期稻瘟病抗病性评价的鉴

定圃。与病圃当地水稻生产同期进行。鉴定结果能较准确反映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但对气候、季节

依赖性强。

3.5参试品种testingvariety

参加病圃抗病性鉴定与评价的水稻品种。

3.6感病对照品种susceptiblecontrolvariety

抗病性鉴定时选定的当地相应熟期感病品种。

3.7诱发品种diseasespreadervariety

在试验品种(系)和感病对照品种四周种植的用于诱发稻瘟病发生的当地相应熟期高感品种。

3.8主导品种leadingvariety

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品种。

3.9长期性监测long-termdatamonitoring

对农业产业基础性生产要素及其动态变化进行长期的科学观察、观测和记录,阐明其内在联系及发

展规律的科学活动。

4稻瘟病圃设置要求

4.1病圃选择

4.4.1根据当地历年的发病情况,病圃宜设置在雾露重、寡日照、昼夜温差大、结露时间长、土壤肥力

中等、排灌便利的田块。田块选好后,应尽量保全其原生态环境,避免小环境的人为改变。

4.4.2病圃应在病菌小种多样性丰富、代表性好、年度间鉴定结果稳定可靠、可持续开展试验的不同水

稻生态区域进行多点设置。广东省内宜在粤北、中北、中南和西南稻作区进行合理设置。

4.4.3若条件允许,病圃宜安装适当的喷水雾设施以增加相对湿度利于发病;宜安装小型气象自动记录

仪。

4.2病圃田间设计

4.2.1本田每个参试材料栽5行,每行6穴,每穴2株~4株基本苗,株行距为16.6cm×20.0cm或按

当地生产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4.2.2参照DB44/T2388描述的,每幅参试材料四周种植1行诱发品种,使整个病圃菌源量分布均匀,

让每个参试材料都与诱发品种相邻。诱发品种要注意早、迟熟品种的搭配,满足不同熟期鉴定材料发病

的需要。可使用CO39(早熟)、广陆矮4号(早熟)、青六矮(中熟)、珍桂矮(中熟)等2个~3

个品种混合作诱发品种。

4.2.3不同生育期的参试材料之间应栽插1个感病对照品种。每10个参试材料间宜栽插1个感病对照

品种。

4.2.4试验设2次重复,均为随机排列。

4.3病圃管理

4.3.1播种后须覆盖农膜或遮光网以防参试材料混乱,防雨水冲刷、防鼠、防鸟。晴天高温时须揭膜防

高温灼伤秧苗,太阳下山后再盖膜,待水稻2叶1心停止盖膜,让秧苗暴露在病圃自然环境中。

4.3.2施肥量略高于当地生产水平,可在水稻抽穗前5d增施一次氮肥。

4.3.3病圃防虫不防病。纹枯病严重的田块,可在分蘖中期、破口期各施对稻瘟病防治无影响的井冈霉

素1次。杀虫剂的使用根据病圃内害虫发生种类和程度而定。田埂可割除杂草,不宜施用除草剂以保护

菌源环境,以利于维持病圃发病压力年度间稳定。其余均同当地常规生产管理。病圃管理基本情况数据

记载参见附录表A.1。

5病圃监测内容

5.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