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的教学计划.ppt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赤壁赋》的教学计划

课程介绍与背景

文本解读与赏析

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思想内容与价值观念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

实践活动与课堂互动

课程总结与回顾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创作背景

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助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此作品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代表作,体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卓越的文学才华。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具有豪放、清新、自然的特点,对后世影响深远。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赤壁赋》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讲解、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培养其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苏轼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世界,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课程共分为四个课时,包括文本解读、背景介绍、主题探讨和艺术特色分析等内容。

课程安排

每周一次,每次两课时,共计四周完成本课程。具体授课时间根据学校课程安排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时间安排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先描绘赤壁景象,再叙述历史事件,接着抒发个人感慨,最后以哲学思考作结。

文章运用骈散结合的手法,既有整齐的排比,又有错落有致的散句,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

写作特点

篇章结构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为全文奠定了基调。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此句运用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赤壁之战的惨烈场面。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文章通过对赤壁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借景抒情

文章通过对比曹操的辉煌与落寞,突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难料。

对比手法

文章大量运用典故,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又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用典丰富

03

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军阀割据

各地豪强地主纷纷拥兵自重,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政治局势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思想文化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起因

曹操在统一北方后,企图南下统一全国,发动了对孙权和刘备的进攻。

东汉末年权臣兼曹魏奠基者,在政治上,曹操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加强集权,兴修水利,推动了汉末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曹操

东吴名将,早年与孙策交好,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周瑜

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诸葛亮

04

思想内容与价值观念

1

2

3

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对三国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怀古之情

作者借赤壁之战的场景,抒发对宇宙无限、人生有限的感慨,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宇宙意识

尽管文中流露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悲凉之感,但苏轼仍然表现出一种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超越。

乐观旷达

文中通过对三国英雄的描绘,强调了忠君爱国的价值观念,体现了作者对传统儒家道德的尊崇。

忠君爱国

勇武精神

智慧与谋略

文章赞扬了三国英雄的勇武精神,鼓励人们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文中展示了三国英雄的智慧和谋略,强调了智慧和谋略在人生和事业成功中的重要性。

03

02

01

通过对三国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可以引导人们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为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历史借鉴

文中所体现的忠君爱国、勇武精神、智慧与谋略等价值观念,可以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精神激励

《赤壁赋》作为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可以带给读者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和文化品位。

审美愉悦

05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

03

《三国演义》

罗贯中的历史小说,以三国历史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对赤壁之战有生动的叙述。

01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赤壁的壮丽景色,表达对三国历史的缅怀和感慨。

02

《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

分别为苏轼在赤壁游览前后所写,通过对比和呼应,展现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利用在线课程平台

访问学术网站

使用学习APP

参与网络讨论

如中国大学MOOC、网易公开课等,学习有关《赤壁赋》和三国历史的在线课程,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如扇贝阅读、古文岛等,进行《赤壁赋》及相关古文的阅读和背诵练习,提高古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如知网、维普等,查阅

文档评论(0)

专注文案、教育文档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文案、教育文档,可专业定制

认证主体成都知了易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15MABUXYT79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