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第四十七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第四十七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47中2024届毕业班校一模测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晚的一首《上春山》,为我们铺展开春的画卷,令仍身处北国的“尔滨”人民心chí④(A.驰B.弛)神往。而今,宜人的春风,正悄①(A.qiāoB.qiǎo)然吹绿了杨柳,吹开了花蕾②(A.léiB.lěi)。一fú⑤(A.副B.幅)独属于雪国儿女的“春之画卷”正徐徐铺开:远山朗润起来,寂静的江水涨③(A.zhǎngB.zǎng)起来,松花江畔,春草漫漫,柳绿更带春烟,鸟儿呼朋引伴,人们走到户外,在山河与草木间寻找希望和慰jiè⑥(A.藉B.籍)。春季的哈尔滨,正是踏春赏玩的好时节。

1.请为文中①②③处选择正确读音(只填选项序号)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请为文中④⑤⑥处选择正确汉字(只填选项序号)

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选择修改正确的项()

A.春季的松花江,正是踏春赏玩的好时节。

B.哈尔滨的春季,正是踏水赏春的好时节。

C.哈尔滨的春季,正是踏春赏玩的好时节。

D.春季的哈尔滨,正是踏春赏玩的好时光。

【答案】1.①.B②.B③.A

2.①.A②.B③.A3.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①悄然:qiǎorán,①形容忧愁的样子;②形容寂静无声。故选B。

②花蕾:huālěi,意思是花芽发育到的接近于开花时的状态。故选B。

③涨:zhǎng,(水位)升高;(物价)提高。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④心驰神往:xīnchíshénwǎng,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故选A。

⑤一幅:yīfú,表数量,用于布帛、纸张、图画等。故选B。

⑥慰藉:wèijiè,安慰。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文中画横线句子主语“哈尔滨”与宾语“时节”不搭配,可将“春季的哈尔滨”改为“哈尔滨的春季”。

故选C。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一家津津乐道地谈论春晚精彩节目。

B.清晨,斯大林公园内,一些老人在指手画脚地打太极拳。

C.五月,随着丁香花的盛放,哈尔滨将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D.游客在哈尔滨大剧院湿地公园内,饱览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A.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作谓语不能带宾语,使用错误;

B.指手画脚:形容一边说话一边比画。也形容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此处望文生义;

C.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此处形容哈尔滨美景很多,使用正确;

D.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此处不能形容自然美景,对象用错;

故选C。

5.根据语境,你认为“为给长距离迁徙储备能量”一句放在哪一处最合适()

【甲】鸟类迁徙是一个漫长而危险的过程,迁飞距离往往达到数千公里:【乙】迁徙中,长时间、长距离、高能耗的连续飞行,大量消耗了它们体内的脂肪,使其体重几乎减半,十分艰辛。【丙】候鸟需要在一些地方中转,停留少则一个星期,多则半个月。【丁】湿地是候鸟们较容易获取补给的地方之一。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结合语境,根据句子“为给长距离迁徙储备能量”的含义,这句话描述的是候鸟为了应对长时间、高能耗的飞行而需要储备能量的行为。丙处之前讲述迁徙会大量消耗能量,之后又提到了候鸟需要在中转地方停留一段时间,这是它们储备能量的一个环节,所以“为给长距离迁徙储备能量”一句放在丙处最为合适。

故选C。

6.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艾青,为民族命运“呐喊”的鲁迅,为国家前途振臂一呼的闻一多,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B.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晏殊、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各放光彩。

C.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D.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禁食,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D.挂艾草是端午节的习俗,重阳节的习俗是登高、饮酒、赏菊等;

故选D。

7.根据语境,填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时序更替,周而复始。当我们告别了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meng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