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dfVIP

甘肃省武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省武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画线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赘述(zhuì)遨游(ào)心有灵熙(xī)B.忏悔(zhàn)驿站(yí)柯捐杂税(kē)

C.譬如(bì)元勋(xūn)生拉硬拽(zhuàn)D.吞噬(shì)憎恶(zēng)仰之弥高(mí)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笼罩暇疵荒僻望闻问切B.狂澜点辍羸弱千均重负

C.遗憾烦琐取缔诲人不倦D.轮廓告罄拖踏忍俊不京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是否幸福,取决于他是否懂得用豁达去包裹世界,是否有创造幸福的力量。

B.疫情期间,请广大市民注意防护,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恐慌,切忌不要造谣传谣。

C.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D.中国航天员将在空间站生活大约六个月左右。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B.《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

C.今年的暑假,你是打算去九寨沟旅游呢?还是去西藏旅游?

D.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5.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正向古代典籍钻研,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的越起劲。

B.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地汲取营养。

C.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这名山区失学儿童重返课堂,与其他师生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D.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①花是好看的,花粉也令空气中着痒酥酥的香味。

②为了改善校园周边环境,城管大队最近了学校周边违规摆放的小摊点。

③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的,意境会更加鲜明。

④语文老师通知,“传统文化进校园”征文活动交稿于7月1日,请同学们踊跃参加。

A.饱含整治感染截至B.包涵整顿感染截止

C.饱含整顿渲染截止D.包涵整治渲染截至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陋室铭》,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1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

C.别号,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别称,多为自己所起,也有他人所起。如李白号“六一居士”,杜甫号

“少陵野老”。

D.“佩服”“漂亮”“羡慕”“赞成”都是动词,“农夫”“友谊”“肥胖”“白居易”都是名词。

8.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因此,要得国风清,尚需家风正。

②家风与物质无关,家庭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需要讲家风。

③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④家风与精神有关,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都离不开家风。

⑤家风亦关乎国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正如歌中所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与国相连相通。

A.③④⑤②①B.③②④⑤①C.③①④②⑤D.②④①⑤③

二、默写题(本题共计1小题,共计10分)

9.默写古诗文。

(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考试题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考试题精选,只为考试而准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