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铜川一中高考地理二模试卷.doc

2024年陕西省铜川一中高考地理二模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年陕西省铜川一中高考地理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1月,日本樱岛火山爆发,山顶冒出3400米高的烟柱;7月初,这座火山再次喷发,烟柱又达到了1200米;7月24日再次喷发,烟柱高达2200米,短短一年内樱岛火山大规模的喷发就已经达到3次了!据此完成1~2题。

1.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2.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读图,虚线MH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1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回答3~4题。

3.F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A.0时 B.4时 C.8时 D.10时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图为北半球

②N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③弧MH为晨线

④E点所在经线为180°经线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如图是40°N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K、L、M三条曲线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a、b、c、d分别表示地平面上的四个方位,其中代表北方的是()

A.a B.b C.c D.d

6.有关K、L、M所对应的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K──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为一年中最迟

B.L──江苏白昼时间比北京长

C.M──此时该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D.L──长江口外海域盐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我国被誉为“基建狂魔”,隧道等交通建设技术世界领先。读我国某山地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气温日变化图,完成7~8题。

7.表示7月隧道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据图可知,此隧道()

A.内外温差白天大于夜晚

B.内部温差大于外部

C.冬暖夏凉

D.北京时间12时气温最高

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的箭头表示风向,完成9~10题。

9.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②④ B.②⑤ C.③⑤ D.③⑥

10.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本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如图为世界中纬度某区域近地面某时刻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据图可判断该区域在()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12.近地面从a到b,气温、气压变化状况为()

A.A B.B C.C D.D

读世界某区域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图示地区降水量南部少于北部的原因主要是()

A.南部纬度低,气温高

B.南部受西风影响时间短

C.南部处于山地背风坡

D.南部受暖流影响较小

14.冬雨率是指冬季降水量占全年的百分率。下列城市冬雨率最高的是()

A.塞维利亚 B.巴伦西亚 C.马德里 D.巴塞罗那

读印度洋某海域及马六甲海峡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图示时段最可能是()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1月~次年2月

16.马六甲海峡海水的流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致是冬季快于夏季,其原因是()

A.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

B.冬季赤道逆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

C.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

D.冬季赤道逆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

地球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和改造着地表形态,其相对强弱制约着地貌的发展方向。实地调查研究表明,如图剖面所在地区的地貌形成演化过程中,内力作用明显强于外力作用。据此完成17~18题。

17.该构造区富含油气资源,指出甲、乙、丙、丁中最有利的钻探部位()

A.甲 B.乙 C.丙 D.丁

18.推测丁处山体高耸的原因是()

①丁处所在岩层断裂上升,地势较高

②丁为背斜构造,岩层不易被风化侵蚀

③内力作用占主导,外力作用较微弱

④丁处岩石的性质与其他地方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冲积扇根据环境不同分为干旱型冲积扇(旱扇)和湿润型冲积扇(湿扇)。如图为“旱扇”和“湿扇”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关于“旱扇”和“湿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扇”自扇顶至扇缘颗粒物逐渐变粗

B.“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