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pptx

第26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部编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26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复习要点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18【Ⅰ】31·一五计划2019【Ⅰ】31·一五计划【Ⅱ】41·新中国初期的经济【Ⅲ】31·一五计划【江苏·1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局2020【Ⅰ】4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北京·9】人民政权的巩固【海南·12】土地改革【天津·7】一化三改2021【乙卷】31·一五计划【甲卷】41·建国初期的经济【浙江·14】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浙江·13】万隆会议2022【山东·18】新中国政权巩固与国民经济恢复【广东高考·10】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浙江高考·14】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023【山东·8、9】三大改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湖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高考分析】

一是深刻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深刻理解《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以及1954年宪法确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在我国民主建设中的深远意义;二是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巩固人民政权所作出的努力;三是认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然性,探索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与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以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的深远意义。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课程标准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复习要点

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年1956年1966中国三大改造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现代史)发展分期【时空构架】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

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时空构架】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国家

一、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一)新中国的成立1.条件:解放战争取得胜利2.准备(1)理论准备:1949.6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2)筹建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一、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一)新中国的成立(2)筹建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时间、地点任务参会人员内容职责性质1949.9.21;北平筹建新中国各党派、各团体等662人(广泛性、民主性)通过《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性质(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国名、首都、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建国纲领临时宪法代行全国人大部分职权全国最高权力机关、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作用: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体现原则:人民民主、新民主主义

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一、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一)新中国的成立◎《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未完成民主革命遗留问题,还需要团结资产阶级。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中共和民主党派是“共参国政、长期合作”(政协代行人大职能)◎《人民日报》1949年10月1日

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概念讲解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中介与桥梁)。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2.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3.文化上: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文化?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

文档评论(0)

187****62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