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第十二中学语文专题复习:与景象有关的题目 教案 .docxVIP

永安第十二中学语文专题复习:与景象有关的题目 教案 .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与“景象有关的题目

罗云华

教学目标:

明白“景物想象”及其内涵

景物形象题考查三种题目类型

景物形象三种题型解法总结

导入

1、背景:痛,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需要探寻些什么

诗歌的考题可以分为三类:“意”(内容、意境、意旨)、“象”(意象)、“法”(表达技巧)

2、意象

意象,“意+“象”,“象”是原点,诗歌基本由意象出发,意象是承载或者浸润了诗人的“物”。但是意象分为三种:

人物形象(塑造一个抒情主人公)

事物形象(象征,某种事物的“特质与人的“品性”之间相似性)

景物形象1、景物描写(季节、时节、地域)

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

二、“景象”到底考查哪些类型的题目?

(1)、2016年高考=1\*ROMANI卷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2)、2015年全国高考=1\*ROMANI卷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3)、2014年全国高考=1\*ROMANI卷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4)、第三次月考

9、颔联写景历来为人称道,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期中考

8、颔联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归类:1、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写什么?】

2、写景有何特点?(写景的角度?如何写景的?)【怎样写?】

3、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氛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为什么写?】

4、写景的作用?(这样写景有何用意?)【为什么写?】

三、“写什么”?

描绘景:有两种方法:(1)用散文化的语言“翻译”

(2)意象+“叠词”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第三次月考)

赵嘏

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注】①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翠的山.②秦城:长安

9、颔联写景历来为人称道,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同学甲:杨柳在风中秋风中摇曳,潮水还未退去,芦苇凝结着白霜,冷气逼人,大雁刚刚起飞。(散文化语言)

同学乙:秋风劲吹,杨柳摇曳,潮涨未落,芦苇凝霜,大雁初飞。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①(期中考)

唐·王昌龄

萧条郡城②闭,旅馆空寒烟。

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

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③

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

【注释】

①潞府:唐时潞州曾置都督府(参见《旧唐书·地理志》),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客亭:旅馆。崔凤童:作者新结识的友人。

②郡城:郡治所在地

③依然:依恋貌.

8.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同学甲:诗人独对秋月,愁从中来,暮色苍茫中回荡着从山寺传来的悠远的钟声。

同学乙:秋月朗照,愁客静默,暮色苍茫,钟声悠远。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甲:汉江绵延万里,分作九支支流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原,波涛汹涌,迅疾奔流.

乙、江水横溃,绵延万里,水势浩瀚,迅疾奔流.

四、“怎样写”?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①

唐·王昌龄

萧条郡城②闭,旅馆空寒烟。

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

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③

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

【注释】

①潞府:唐时潞州曾置都督府(参见《旧唐书·地理志》),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客亭:旅馆。崔凤童:作者新结识的友人。

②郡城:郡治所在地

③依然:依恋貌.

8.颔联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主要从动静结合、试听结合角度写景的。上句从视觉角度写诗人独对秋月,愁从中来,是静景;下句从听觉角度描写暮色苍茫中回荡着山寺里传来的悠远的钟

文档评论(0)

155****3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起交流学习一起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