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VIP

2024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初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共8页,16小题。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上、草稿纸上均无效。

梳理·探究

根据要求,完成“寻找春天”专题探究任务。

【春归】

1.阅读《春·归》,完成小题。

浣水泱泱,游子hún牵梦萦;陶山苍苍,亲人翘(A.qiàoB.qiáo)首企盼。那山乡的高远,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她烙下了儿时的记忆,也锁住了年少的轻狂。感受过寒意,耕耘过岁月,经历过繁花,那承载(A.zǎiB.zài)着温情与记忆的家乡,永远是心中的港湾。春天的暨阳大地,因为游子归来绽放出无与lún比的美丽,我们又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

(1)根据拼音与语境填写合适的汉字。

①(hún)_______牵梦萦②无与(lún)______比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翘首_______(A.qiáoB.qiào)②承载_______(A.zǎiB.zài)

(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答案】(1)①.魂②.伦

(2)①.A②.B

(3)那高远的山乡,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①魂牵梦绕:húnqiānmèngrào,形容万分思念,牵动很大的情绪。

①无与伦比:wúyǔlúnbǐ,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跟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①翘首:qiáoshǒu,指仰起头来眺望远处;形容盼望之切。故选A。

②承载:chéngzài,指承受支撑物体;也指承担或担负。故选B。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该句语病搭配不当,应将“山乡”和“高远”的位置交换。

【赏春】

2.品赏诗文中的满园春色,填写诗句,根据要求完成表格。

古诗文中的“春”意我们的发现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钱塘湖春行》白居易)(2)______,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欧阳修)春,绘自然风貌。

(3)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无题》李商隐)春,传丰富情感。

(5)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王湾)(6)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春,蕴人生哲思。

竹径偶然作[唐]权德舆①退朝此休沐②,闭户无尘氛。杖策入幽径,清风随此君。琴觞恣偃傲③,兰蕙相氛氲。幽赏方自适,林西烟景曛。【注释】①权德舆:唐朝宰相、文学家。刘禹锡乃其门生。②休沐:古代官员的休假制度。③觞:泛指酒器。偃傲:偃仰啸傲。(7)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作品是如何体现“文士雅趣”的。___________春,彰文士雅趣。

【答案】①.谁家新燕啄春泥②.野芳发而幽香③.我寄愁心与明月④.蜡炬成灰泪始干⑤.海日生残夜⑥.江春入旧年⑦.沉舟侧畔千帆过⑧.病树前头万木春⑨.诗人退朝休假,前往户外踏春。寻访之处,自然环境清幽:幽静的竹林小路,肆意的清风,芬芳的兰蕙;寻访时活动丰富高雅:弹琴、饮酒、赏花、偃傲、吟诗等;寻访时心境恬淡自如:清风如影相随,内心惬意自适。文士外出踏春,身心远离尘嚣,本诗处处彰显着风流雅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背诵和诗歌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以下字形特别容易写错:啄、愁、蜡炬、泪始干、生残夜、畔等。

(7)题,《竹径偶然作》是唐朝宰相、文学家诗人权德舆的一首五律。作答时,需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首联:“退朝此休沐,闭户无尘氛。”这两句诗开篇即设定了时间和空间背景。诗人刚刚退朝,享受着休假日的宁静。通过“闭户无尘氛”一句,诗人强调了自己远离朝堂和政治纷扰的尘世,寻找一片清静之地以休憩和放松。这种超脱尘世的姿态正是文士所追求的高雅境界。

颔联:“杖策入幽径,清风随此君。”诗人手持拐杖,步入幽深的小径,清风伴随着他。这里的“杖策”和“幽径”都是典型的文人墨客常用的意象,象征着闲适与隐逸的生活态度。而“清风随此君”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清风不仅是自然的恩赐,也是高洁品格的象征。

颈联:“琴觞恣偃傲,兰蕙相氛氲。”这一联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竹林中的活动:弹琴、饮酒、赏花、偃仰啸傲。这些活动不仅丰富多样,而且都充满了文化气息和高雅情趣。琴和酒是文人雅集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代表着艺术和文化的享受。而“兰蕙相氛氲”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花卉景象,兰花和蕙草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营造了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