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染色质与染色体
染色质与染色体染色质:
间期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真核细胞间期细胞核内伸展开的DNA蛋白质纤维。染色体: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期高度螺旋化的DNA蛋白质纤维,是间期染色质进一步紧密盘绕折叠的结果。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真核细胞内遗传物质DNA分子的存在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对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和表达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区别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在细胞分裂间期是染色质形态,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成染色体。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1.常染色质(euchromatin)常染色质是指在细胞间期呈伸展状态的DNA分子部分,含有单一或中度重复序列的DNA,间期核内纤维折叠盘曲程度小,分散度大,能活跃地进行DNA复制与转录的染色质。这类染色质不易着色,故折光性强,在光镜下难以辨认,只有在电镜下才能看到,多位于核的中央。2.异染色质(heterchromatin)是指间期核中折叠盘曲紧密,呈高度凝缩状态的DNA分子部分,染色深,含有高度重复的DNA序列,很少转录,功能上处于静止状态,一般无转录活性。此类染色质染色较深,常位于核的边缘和核仁周围,构成核仁相随染色质的一部分。1.常染色质(eu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区别异染色质常染色质数量和分布一般占染色体组的少部分,位于着丝粒区、端粒、核仁形成中心,染色体的中间和末端及整个染色体臂一般占染色体组的极大部分染色反应呈现特有的染色反应呈现正常的染色反应,间期、早前期、末期染色浅,中期、后期染色深染色体复制DNA晚复制DNA正常复凝缩程度折叠紧密折叠疏松组成特性结构异染色质含重复和非重复DNA,都不能转录,功能异染色质含有活动基因,可能活动含有单一和重复顺序的DNA,能进行转录固缩行为异固缩(正异固缩、负异固缩染色体螺旋的正常周期间期解开螺旋,细胞分裂时形成螺旋,分裂中期螺旋化达到高峰
异染色质的分类异染色质可分为结构性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结构性异染色质是指各类细胞的全部发育过程中都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该类染色质多位于染色体的着丝粒附近和两臂的末端,含有高度重复的核苷酸序列,是异染色质的主要类型。兼性异染色质是指在特定细胞的某一发育阶段所具有的凝集状态的染色质。例如,人类女性体细胞的两条X染色体,在胚胎发育的第16天,其中的任何一条X染色体发生异染色质化而失去活性。
染色体的结构
染色质的化学成分染色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的RNA。DNA和组蛋白的含量比较稳定,非组蛋白和RNA的含量常随细胞生理状态的不同而改变。
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DNA与组蛋白结合形成核小体。无数核小体串连形成直径为11nm串珠状纤维,即染色质的基本结构。11nm纤维通过螺旋形成30nm的染色质纤维,再经折叠形成间期核内染色质的基本存在形式,即袢环结构。
染色体的组装首先组蛋白组成盘装八聚体,DNA缠绕其上,成为核小体颗粒,两个颗粒之间经过DNA连接,形成外径10nm的纤维状串珠,称为核小体串珠纤维,是为染色体一级结构。2.核小体串珠纤维在酶的作用下形成每圈6个核小体,外径30nm的螺旋结构。是为染色体二级结构3.螺旋结构再次螺旋化,形成超螺旋结构,此为3级结构。4.超螺线管(或者说微带),形成绊环,即线性的螺线管形成的放射状环。绊环再非组蛋白上缠绕即形成了显微镜下可见的染色体结构。DNA双螺旋——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单体压缩7倍压缩6倍压缩4倍压缩5倍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
染色体的类型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