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止血包扎分析和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止血包扎

外出血分类及特点:1.动脉出血:色鲜红,流急,随搏动喷射状,出血点在血管破裂的近心端,危险性较大。

静脉出血:色暗红,流慢,渗出状,出血点在血管破裂的远心端,危险性较小。

毛细血管出血:色鲜红,滴状,出血点不明

显,危险性较小。

止血方法:

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动脉出血。

操作:根据动脉的走形位置,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其血流,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适用于头、面、颈部和四肢的外出血。

加压包扎止血法。(最常用的止血方法)既可以止血,又可以达到包扎伤口的目的。

操作:先用无菌敷料将伤口覆盖,再用三角巾或绷带适当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为宜,必要时可将手掌放在敷料上均匀加压。适用于小动脉、中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出血。

注意:在没有无菌纱布时,可使用消毒卫生巾,餐巾等替代。

填塞止血法:适用于大腿根部、腋窝、肩部等,难以用一般加压

包扎处理的,较大而深的伤口出血。

操作:用无菌敷料填入伤口内,压迫破裂的血管,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

止血带止血法:通常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

操作:在进行止血带结扎时,应该只选出血部位的近心端,靠近出血部位,因为止血带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所以需要用治疗巾做衬垫,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毛巾、衣物。在做好皮肤保护之后,用止血带,操作者食指和中指夹住止血带的一端,然后另一只手进行止血带的缠绕。在缠绕过程中,第一圈要压住止血带的头端。然后再进行一圈缠绕,食指中指夹住止血带尾端进行抛扎。需要松开止血带时拔出尾端即可。

结扎止血法:一般在医院急诊室或手术室内使用。

操作:找到出血的血管断端,用血管钳夹闭,以阻断血流,再用手术线结扎的方法进行止血。

注意:对于损伤组织辨认不清的一般不宜采用,以免造成重要的神经血管损伤。PS:以上五种止血方法作用有限,不能持久,仅用于家庭或现场急救,却能为医院救治赢得时间,减少伤亡和残废。

包扎目的:1.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和再损伤。

局部加压,帮助止血,减轻肿胀。

固定伤口上的敷料、夹板。

扶托受伤肢体减轻痛苦。

包扎用物:1.制式材料:绷带、三角巾、四头带、丁字带以及各种急救包内物品。

2.就便器材:洁净的毛巾、衣服、被单、丝巾等。

绷带包扎的基本方法:

环形包扎法(最基本,最常用):适用于小伤口包扎以及颈部,头部,腿部和胸腹部的包扎。

操作:将绷带环形重叠缠绕,后一圈必须完全覆盖前一圈,结束时用胶布固定尾端或将尾端分成两头,以此打结固定。

蛇形包扎法:主要用于维持敷料或夹板固定。

操作:将绷带以环形缠绕数圈后,以绷带宽度为间隔,斜行上缠,每圈互不遮盖。

螺旋形包扎法:用于包扎直径基本相等的,如上臂,躯干,大腿等部位。

操作:将绷带环形缠绕数圈后,再斜行向上缠绕,每圈覆盖前一圈的1/3至1/2部位。

螺旋反折包扎法(折转法):适用于包扎直径大小不等的部位,如前臂,小腿等部位。

操作:通常以环形包扎开始螺旋向上,但是每一圈都要有反折,在反折的过程中会使周径变大,每一次反折时,要确保反折的部位在同一直线上。5.“8”字形包扎法:适用于包扎屈曲的关节,如肩、肘、髋、膝关节等部位。

操作:在包扎的时候,先从中部开始,以环形包扎开始上一圈下一圈反复做八字形缠绕。

回返包扎法:适用于包扎有顶端的部位,如头部,断肢残端。操作:将绷带以环形缠绕数圈后,在中央来回反折,直到该端全部包扎后,再做环形固定。PS:对于较大创面、固定夹板、手臂悬吊等需应用三角巾包扎法。

(如三角巾包扎头部、胸部。)

注意事项:1.包扎伤口前,应先进行简单清创,并盖上无菌敷料,避免直接接触伤口。

包扎时在皮肤皱褶处(如腋下、腹股沟等处)以及骨隆突处,适当添加衬垫,防止局部皮肤受压。

绷带包扎的环绕方向,一般由左向右,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以利于静脉。

包扎松紧要适度,注意露出肢体的末端,以便随时观察血液循环情况,防止血液回流。

打结固定时避开伤口、骨隆突处和受压的部位,尽量

将结打在肢体的外侧面。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