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
第10页共10页
初三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学问点总结
人贵立志,有志者事竟成;人贵存诚,精诚者金石开。下面课件网为您推举初三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学问点总结。
学问点一
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消灭
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分。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打算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
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
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
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消灭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
消灭的缘由: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进展,农业和畜牧业进展起来,男子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头支配社会,父系氏族渐渐取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冲突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消灭,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
1、国家的消灭、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消灭几十个奴隶制小国;
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
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心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
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头消灭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制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印度的等级制度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制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③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冲突,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进展带来不良影响。
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潮湿,光热充分、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供给了充分的水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进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进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
一、公元前2023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
二、雅典城邦的富强
1、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兴旺;
2、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全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与权利机构公民大会;
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舞学术争论,进展文艺,重视教育。
三、斯巴达城邦的富强
1、经济:斯巴达地处内陆,以农业为主;
2、政治:少数奴隶主贵族专制;
3、文化:崇尚武力,留意军事训练。
四、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1、布匿战斗:
①时间: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
②缘由:争夺地中海霸权;
③对战国家:罗马.迦太基
2、西罗马的灭亡和罗马帝国的建立
①背景: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严峻的,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专制统治,以稳固政权;
②过程: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屋大维在公元前
27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五、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①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局部;
②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了,标志着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随之终结。
学问点二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一、日本
1世纪前后,日本开头消灭奴隶制国家。大和不断制服扩
张,于5世纪统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时间:7世纪中期〕
1、背景:日本的社会冲突格外锋利,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2、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心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意义:大化改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三、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伊斯兰教的诞生〔〕1、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
文档评论(0)